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消费支出亮点纷呈

2011-09-06 17:5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从资金的来源看,收入呈现多元化
1、工资性收入快速增加,带动整体收入上扬。上半年以来,临汾市政府加大扶持就业力度,通过两次春季人才市场招聘会,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5241个,进一步扩大了就业,推动了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同时企业经济运行趋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大幅增长,煤炭采选业1-4月,盈利17.62亿元,盈利绝对额比全部规模以上企业高出1.6亿元;钢铁、炼焦及化工业效益明显好转。钢铁业、化工行业转亏为盈,炼焦业由上年净亏3.19亿元减少到净亏2.41亿元,企业职工工资保障发放的基础上,得到大幅增加。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018.2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30元,增长19.2%。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81%,同比提高 2个百分点。
2、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经营性收入稳步提高。2011年上半年,临汾市进一步放宽了民营经济发展限制,落实了税收优惠政策,激发了广大城镇居民的创业热情,民间投资活力增强,个体和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市场销售持续活跃,推动了临汾市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人均经营性收入583.9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5.14元,同比增长10.4%。
3、理财方式多样化,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随着城镇居民财产保值、增值和投资意识的增强,居民的投资渠道得以拓宽,投资收益大幅增加,财产性收入成为城镇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上半年人均财产性收入105.1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11元,同比增长26.6%,但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仅为1.2%。
二、从消费的结构看,八大类消费支出呈七升一降之势
2011年,继续受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推动,居民在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消费欲望得到进一步的释放。上半年临汾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211元,同比增长18.2%。在八大类消费支出中呈现七升一降的态势,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交通通讯消费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增幅分别为64.9%和41.4%,是拉动上半年居民整体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1、食品消费稳步增长。随着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消费支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一方面,物价水平不断上涨,带动了食品消费支出平稳增长;另一方面,城镇居民饮食结构需求变化,提升了消费层次,拉动了支出增长。上半年,临汾市城镇居民用于食品消费人均1564.34元,同比增长5.5%。人均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0%,比去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意味着临汾市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衣着消费档次提高。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品牌、时尚、个性化消费成为人们追逐的焦点,加之各大商家不定期举行各种打折、送券等促销活动,刺激了居民衣着消费增加。上半年临汾市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953.64元,同比增长14.1%。
3、居住消费稳中略升。随着人们收入增加,居民对居住条件有了更高要求,住房装潢支出大幅增长,加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油等公共事业和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使的居民的居住开支明显增加。上半年临汾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434.22元,同比增长2.5%。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持续增长。随着居民收入增加以及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型耐用消费品不断问世,以旧换新等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影响,拓宽了居民的消费领域,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居民的消费观也不断更新,上半年临汾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358.70元,同比增长26.2%。同时,一些体现时代特点的高档次的耐用消费品正在逐步替代原来的消费品,以钢琴、微波炉、消毒碗柜、洗碗机为代表的中高档家用产品拥有量增长迅猛,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5、医疗保健支出快速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自身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平安是福,健康是金”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各类医疗保健器材、滋补保健品以及医疗服务逐步走入居民家庭,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大幅增长。上半年临汾市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378.18元,同比增长29.7%。
6、交通和通信支出大幅增长。上半年,临汾市城镇居民均交通和通讯支出754.81元,同比增长41.4%,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14.5%,成为仅次于吃和穿消费支出的第三大消费。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科技信息产品的迅速发展和通讯工具价格不断下调,各种通讯工具更多地进入了居民家庭。同时,城镇家庭“汽车热”的不断升温,燃油价的不断上涨,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于交通支出为460.58元,同比增长1倍。
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势迅猛。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日益丰盈,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亦表现出较高热情,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人们回归自然、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愿望日益强烈,旅游等文化娱乐活动成为了消费增长的持续热点。上半年临汾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616.92元,同比增长64.9%。其中: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29.98元,增长67.3%;人均教育支出366.38元,增长1倍;人均团体旅游82.25元,增长1倍;其它文娱活动支出41.33元,增长84.7%。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1、高低收入户收支差距较大。2011年上半年临汾市城镇居民20%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4224元,20%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424元,由去年同期的3.46:1进一步扩大到今年的4.15:1,高低收入差距依然明显。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保补助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继续推行行之有效的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提高用工单位吸收下岗失业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对低收入者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能随着科技发展和企业业务扩大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以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
2、多措并举,减少价格因素对城镇居民生活的影响。2011年上半年临汾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3%,居民消费价格的持续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的大幅增长对居民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对低收入家庭来说,直接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对此,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以减少物价上涨对城镇居民生活的影响。一是加强物价上涨预期管理,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对粮、油、肉、禽、蛋、菜等农副产品生产、需求和价格情况进行重点监测分析,对可能引起市场价格波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进行预警预报,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市场供应,适时启动应急预案,避免市场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确保价格运行正常、稳定;二是引导农民抢抓机遇,积极生产,丰富各类食品的供应,以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三是积极探索建立低收入群体的利益保护机制,细化相关价格补贴政策,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不因物价的上涨而受到太大影响。
3、鼓励创业,增加城镇居民的非工资性收入。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虽然不断提高,来源渠道逐渐拓宽,但主要的增长因素依然是靠工资增长,居民工资外收入比重偏小,成为制约居民收入多元化增长的重要因素。政府应正确引导老百姓运用家庭资产,实现资产增值收益的最大化,以此改善居民收入结构,提高个体经营和家庭投资理财等非工资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
4、强化保障,提高城镇居民消费信心。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及食品、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造成了居民对未来的支出预期增强,抑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因此,政府应优先给低收入群体家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增加低保收入,帮助低收入群体走出贫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如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教育、医疗制度改革,减轻中低收入户负担等,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有钱敢花,能够当期收入当期消费,使他们的消费信心增强,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市统计局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