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明
融融的春日,我忙里偷闲,登上山巅,以悠闲的心态看悠闲的云朵。
此时,万里晴空,独有几朵白云停在苍山之巅。那云朵白柔娴静,宛如一位纯情倩女,穿了件绝美的春装!而颈间却围着一段洁白轻盈的纱巾,云朵不时地挥动着纤巧细嫩的手,轻抚着山巅。远处那深褐色的山顶,隐隐现现地躲在白云之中,显得柔美而羞涩。有生以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美丽的云朵,心中好生赞羡,真想奔过去,把她摘在手中,置于心窝。
蓦然,南朝梁人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的诗句,响在耳边。我暗自思忖:山间幽静,一无所有,惟有云朵,与我相伴,这不正是读云的最佳时机吗?这不也是一种极其美妙的乐境吗?我深情地读着云,心灵深处有一股按捺不住的激动,似有万语千言要对云朵诉说。可张开嘴巴,却积言于喉。是云朵深邃高远,还是云朵神奇缥缈?是恐言辞不周不能传情达意,还是怕无所顾忌亵读了云朵的圣洁?我说不清楚,只觉得默默地读着云,便拥有了一份幸福,拥有了一份甘甜,拥有了一份欣慰,拥有了一份人生的思索……
云朵是世上一种纯洁轻柔的精灵,那悠然漫游、变幻莫测、无奇不有的状态,把广漠的天宇装扮得异彩纷呈,妙趣横生。读云,是一种高雅的举止。只有立于山巅,才会有亲近云朵,独享爱抚,与云私语的福气。云朵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最易叩响情感的门环。唐·李白有“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的慨叹;唐·秦观有“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的遐思;唐·王维有“白云如有意,万里望孤舟”的奢望;宋·杨万里有“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的痴迷;金·吴漱有“烟拂云梢留淡白,云蒸山腹出深青”的回味;明·刘基亦有“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的幽怨。在古人的笔下,云变成了诗、诗变成了云,云就是诗、诗就是云,云与诗合而为一,融为一体了。
古人读云诗句,激起了我胸中的万般情愫。过去,我也曾读过云,却未能理解云朵的内涵。而今读云,才真正读出了心灵的呼应、情感的奔泻;读出了云所折射出来的深邃的文化意蕴。我由衷赞叹云朵那“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的高雅品性。山巅白云啊,你该是伊人温厚的心扉吧。白云朵朵,不就是情丝缕缕吗?那头系在天空,这端系在心头。我的心与云朵同在、与云朵同游。云朵系着我的心,我的心追着云朵,悠闲自得,舒展自如,尘嚣之累卸下了,得失之念淡化了,是非之羁解脱了,整个身心轻松了!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喧嚣的都市、在这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有闲适的心境看云朵飘游,听云朵私语,读云朵怡情,岂不悠哉、乐哉!读云使我了悟到,云朵是我情感的源泉,精神的依存,人生的寄托!
读着云,想着云;想着云,读着云。我仿佛也化作了一团洁白、轻盈、潇洒、柔美的云朵……
太阳就要落山了。天宇的云朵依旧那么洁白、那么轻柔,轻轻地飘逸,无声地飘逸,在山巅、在丛林、在心空。忘情读云的我,虔诚地祈求风儿,飞上天宇,向云朵传递我绵绵不绝的呼唤!
山无声、云无语、人也无言。
可我感到,此处无声胜有声!
(原载《生活晨报》副刊1999年7月1日)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