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中原大战

2013-11-29 10:1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1928年12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编遣会议,效仿封建皇帝“杯酒释兵权”的故伎,企图削弱各路军阀的势力,结果引起各方的反抗。1929年3月蒋桂之战,接着蒋冯之战,张发奎反蒋之战,12月唐生智、石友三通电反蒋。在蒋冯、蒋唐之战中,蒋介石极力拉拢收买阎锡山,许阎以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之职。而阎锡山老奸巨猾,两面三刀,始而联唐反蒋,继而拥蒋讨唐,忽而又坐山观望。待大势已定,始赴郑州督师,获不战而胜之利。蒋介石对阎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恨之入骨,二人矛盾日渐突出,反目为仇。1930年3月21日,阎锡山、冯玉祥联合通电讨蒋,4月5日蒋介石下令免去阎锡山所任各职,严加惩办。5月11日,蒋、阎、冯中原大战拉开帷幕。反蒋军以阎锡山负责津浦铁路沿线的军事指挥,冯玉祥负责陇海铁路沿线的军事指挥。两军计划会师徐州。然后夺取南京。傅作义任第四路军总指挥,负责津浦路北段战事。傅部一路南下,势如破竹,一鼓作气占领山东省会济南,阎锡山任傅作义为济南行营主任。同时阎又任二方面军指挥官张荫梧为前敌总指挥。阎锡山犯了国无二主,军无二帅之大忌。这样,傅作义、张荫梧两人交叉为主帅。6月25日晋军占领济南后,傅作义主张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不给蒋军以喘息的机会,直捣徐州,与冯玉祥部会师,夺取南京。而张荫梧则主张先肃清沿胶济线东撤之韩复榘、刘珍年部,巩固后方,再行南下。两帅争执,阎锡山到济南调解,又犯了关键时刻分散兵力之大忌,又作出了错误的决定:认为傅、张说得都有理,让张荫梧率部追击韩复榘,傅作义率部继续南下。这样既分散了兵力,又延误了战机,招致了津浦线的全面失败。傅作义率部进至兖州、曲阜一线,又遇大雨,行军艰难。这时蒋介石之增援主力陈诚、蒋光鼐两部已经赶来,未等傅部站稳脚跟,立刻反击,终因敌众我寡不支,全线溃退;胶济线方面的韩复榘亦乘势反扑,张荫梧部也没有秩序纷纷败退下来,部队失去掌控,减员很大,退到济南也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8月15日,济南弃守,过黄河时,晋军各部争渡,蒋军派飞机轰炸,落水、炸死者不计其数,历时50天的津浦线之战,晋军死伤4、5万人,以失败而告终。

晋军退过黄河,阎锡山派傅作义去沈阳联络张学良。当时胜败大局已定,张学良动向已明,旗帜鲜明地站在蒋介石一边。傅去沈阳见张,客观上只能起到一点“请少帅刀下留情”的作用。9月18日,张学良通电进关,接管平津。阎锡山逃往大连下野,晋绥军归张学良节制。

傅作义从沈阳回到天津,心灰意冷,郁闷寡欢,精神不振,茶饭不思。他对这场窝囊仗,痛不欲生。一天晚上,他举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欲谋自杀,家人见状,急拉其右手,弹中左臂,幸无伤及要害。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智取天津

下一篇: 主政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