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问题纵横谈

2014-08-09 09:11: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腐败问题,历朝历代深恶痛绝。当今的腐败,尤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更是过街老鼠。但必须坚信,贪得无厌的腐败分子必定是少数,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清正廉洁的,千万不要听信无根无据的传闻,也不要捕风捉影地渲染,应该辩证地思考、看待腐败问题,既要认清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增强斗争的坚定性,又不能人为地扩大腐败现象,让人丧失信心。应该承认,让腐败现象任意蔓延,直接制约和谐社会的成败;把腐败问题随意扩大化,同样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一定要客观地认识,正确地评价,公正地估价。

不要人云亦云。我们在承认腐败问题严重性、不失警惕性、斗争性的同时,不能凭道听途说去估价,甚至“草木皆兵”。一是不能把个别看成普遍。认为官都是买来的,盲目地估价某同志提职花了多少钱,某领导动用干部收了多少钱,使买官卖官问题扩大化。二是不能以偏概全。认为承包工程都须花钱,验收工程不送钱合格不了。甚至把各级严格把关、层层验收的工程与一些报纸上报道的豆腐渣工程联想,盲目地认为,权大大贪,权小小贪”,使有工程就有腐败问题扩大化。三是不能无端推测。认为办事都要送礼,把一些公正快捷,积极为群众办事的人与一些道听途说的腐败传闻联想,盲目地推测,甚至戴上“明码标价的帽子”,使一些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的同志感到委屈,有意无意地冤枉了廉洁同志,遮掩了腐败分子。

不要疑人疑事。对于领导、下属、身边的同志,首先是信任,其次还是信任,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但个别同志总是怀疑一切,不相信别人。有的把同志间的正常来往看得不正常,认为是团伙营私舞弊,凭空打上腐败的烙印,私下议论。有的把亲朋好友间的正常来往看得不正常,认为是权钱交易,凭想象打上腐败的烙印,私下传播。还有的把上下级之间的正常来往看得不正常,认为是溜须拍马,凭感觉打上腐败的烙印,私下评论。致使一些同志左听右听觉得自己比别人廉洁,该正的不正了,来个稍贪一点;上看下看,觉得自己在廉洁上还过得去,该硬的不硬了,来个稍收一点;前思后想,觉得自己的胆子没有别人大,来个稍放开一点,结果是恶性循环,适得其反。

不要横攀纵比。无论是私下议论、互相争论,还是发牢骚,都要不攀别人怎么贪,不比别人贪多少,不与贪官比阔富。就是比,也要选准参照系,自觉与身边同志比正直,与正直的同志比形象,与形象好的同志比得失,见利不眼馋,见钱不动心,见益不伸手。自觉明晰三条线:明晰法律与纪律的高压线,决不触犯;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决不逾越;明晰个人与家庭的感情线,决不混淆。自觉以平和之心待名,以淡泊之心待位,以知足之心待利,以敬畏之心待权。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王涛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