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扎实推进作风转变

2013-10-09 09:25: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杨琦 段小婷) “纪检委搞督查,下乡镇点苗苗,进村里量尺尺,到地里查芽芽,电视上搞通报,谁糊弄谁倒霉。”如今,在隰县老百姓的口中,一直流传这么一句话。

在连续两年持续开展的开放转型“四问四治”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活动的基础上,今年,隰县又专门把作风转变年活动列入全县“五个年”活动,将作风转变年活动作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引擎工程来抓,与其他经济社会事业一道,摆上更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如今,漫步隰州大地,放眼望去,新区建设热火朝天,旧城改造火热推进,城市框架成倍扩张,“三农”建设成绩喜人,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到处洋溢着一派转型跨越的景象。

纪律作风有保障。该县以县、乡、村三级干部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四问四治”活动,通过真问真治、真抓真管、真查真处,严明政治、组织、工作、廉政等方面的纪律,从根本上为“五个年”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作风保证。为全县党员干部统一征订了《党的作风建设学习问答》《党的作风建设读本》,专门编撰了《隰县作风转变年活动手册》。结合“主攻玉露香,八年达小康”的发展思路,全县以明确发展目标、做好本职工作为主题,自上而下组织开展了一场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并要求各牵头部门分工协作,分头实施,分别就各自负责的活动内容,出台了相关的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确保转变作风有抓手、有载体、有方向、有目标。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了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终交账的责任考评机制。成立了作风纪律暗访、“三公”行为、“五个年”活动等专项督查组。严格实行了“三单”、“两本”、“三问”、“十项工作纪律”及月汇总、季通报、年终排队等问勤促效办法,在全县范围形成了有职就有责、任职必负责、失职要问责的责任机制。创新政风行风面对面电视和广播热线节目,坚持每周上线一个单位,每季组织一次面对面。

干部下乡解民忧。隰县午城镇桑梓村因为村官难当、事难干、人难管,在隰县是出了名的乱村子。了解情况后,该县县委书记主动包联,与村民同吃同劳动,为桑梓村确定了“玉露香瓜”富民的发展思路。短短几年,桑梓村就建起了大棚近千座,发展庭院养殖100余户,农民人均收入由2010年的1200元提高到了2012年的12000元,实现了“乱”到“治”、“懒”到“勤”的转变,成为隰县有名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小康建设样板村。“过去咱村里的老百姓住的窑破烂不堪,打光棍的多哩,连揭不开锅的家户都有,村风不好,喝酒闹事、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的,干什么的都有。现在,干部转变作风,进村入户,给咱找下了一个致富的产业,现在咱桑梓村城里买地方的人多了,有小车的人也多了,外村的女子争着往咱村里嫁。”提起干部转变作风,该县午城镇桑梓村村民李芳秀嘴里“好”字不断。

记者了解到,仅今年以来,该县就查处“庸懒散奢”案件48起,大操大办案件6起,公车私用案件1起,要求两个单位责任人对公车使用情况做出书面说明。先后下发整改通知书11份,实行行评监督员、新闻记者跟踪督促、电视定期通报反馈的办法,为人民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72件。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