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反腐的思考

2013-10-26 09:35: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作为一种现代的新型交流方式,网络已经成为了思想传播、人文交流、信息表达的重要渠道,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但是,从现实来看,网络反腐也存在提前暴露信息、容易打草惊蛇甚至产生恶意中伤、造谣诽谤当事人等不良现象。“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是新形势下中纪委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好这一重大决策部署,顺应人民期待,提高反腐实效,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真正使网络成为反腐倡廉建设新的利剑。

一要提高对网络反腐的思想认识。从纪检监察工作实践看,网络在承担案件线索收集方面起着重要的功能,既是方便人民群众举报的“扩音器”,也是壮大社会舆论监督的“播种机”。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加强对网络功能的学习、掌握和使用,努力使之成为与百姓沟通交流的窗口,成为收集案件线索的平台,成为“打老虎、拍苍蝇”的利剑,发挥好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反腐工作、和谐社会环境。

二要增强对网络信息的甄别研判。当今社会是一个各类信息相互充斥的复杂综合体,具有五花八门、杂乱无章的特点。作为站在反腐倡廉建设第一线的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在面对网络事件和舆论监督时,要稳住阵脚、理清头绪,切实提高对各类信息的分析、鉴别、挖掘及处理能力,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控制力,确保网络信息的有用性。

要坚决避免手足无措、迟滞缓慢甚至消极应付等现象发生,真正做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处置网络舆情。

三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疏通引导。从现实来看,目前的网络环境仍旧处于分散无序状态。实现网络的有序健康发展,既需要广大网民的严格自律,更需要权威部门的有效引导。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网民的疏通引导,深入宣传党纪条规及法律知识,倡导文明健康上网,着力在全社会营造“声音正、情绪顺、心态和”的网络舆论氛围。全体公民要以健康向上、文明上网为基点,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着力使网络舆情服务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局。

四要完善对网络监督的管理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可以说,网络已成为最快速、最廉价、最有效的反腐败手段。面对这一现实状况,我们要在总结过去网络舆情收集、分析、研判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网舆监督管理机制,着力实现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有效衔接,推动网络建设步入人本化、法制化轨道,构建良性的信息互动环境,促进网络环境健康成长。

五要强化对网络监督的力量整合。网络具有公共性、自由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特点,广大民众不断增强的公民意识、公正思维、公平思想、公开理念,都为网络反腐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支持和实践支撑。但是,舆论监督的局限性在于可能出现的超越法律的非法性——如网络暴力,监督举报的失真性——如片面夸大,以及对司法独立的破坏性——如影响审判。为此,在社会监督过程中,网络与媒体要切实加强协作、实现资源共享,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形成具有权威性、组织性、规模性的反腐合力。

(作者系霍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郑效锋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