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相互关联,都是作为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系统而存在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领域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熟悉和运用辩证方法,不断提高系统思维能力。
一、辩证法基本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大至宏观的宇宙系统,小至微观的基本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的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整体。整个世界就是由各种事物相互联系组成的统一体。伴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个世界也处于日益紧密的普遍联系之中。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一个例证。这场危机自虚拟经济而实体经济,由欧美主要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自经济而政治、社会,演变成全球性危机,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这场危机的影响和冲击。
世界市场体系已经把各个国家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了,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事物的普遍联系,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表现为全国一盘棋,各领域各部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从利益格局看,有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各种利益相互关联,如何兼顾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从全国来看,有中部、东部、西部、东北地区,要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有城乡发展,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等,各行各业交互关联,如何实现有机统一。从发展环境来看,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还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等。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的观点,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升华形成系统思维方法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与现代科学水平相衔接,形成关于系统的理论。所谓系统,从哲学上说,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在事物普遍联系以及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系统思维。系统思维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取得了哲学的表达方式,在运筹学和其他系统科学那里取得了定量的表述形式,在系统工程那里获得了丰富的实践内容。可以说,系统思维方法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水平上的辩证思维方法,是目前人类掌握的最高级、最科学的思维方式。
系统思维方法不是就事论事,把事物、过程看做个体。它把一件事放在普遍的联系之中,把对象作为多方面联系的动态整体来加以研究,具体揭示对象的系统存在、系统关系及其规律。系统思维方法包括思维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属性。就系统思维整体性来说,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体,各组成部分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形成系统。要求人们着眼于整体,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从事物的整体出发,弄清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立足全局,把握大势,不为一时的得失和局部的利益所困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必须有整体思维、系统思维。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态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治理必须统一考虑。只有从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出发,研究和处理好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才能使得建设更好发展。
三、系统思维方法,要求改革发展必须统筹兼顾运用系统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强调立足整体,纵览全局,统筹规划,努力寻求实现整体功能和效益的最佳方案。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的大国搞建设,只有统筹兼顾,才能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问题。
改革是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运用系统思维。”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以宽广的胸怀把握全局,审时度势,以系统的思维分析全局,顺势而为,以系统的方法谋划全局,统筹安排,把全体人民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理论自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包括3大板块、16个部分、60条、300余项改革举措,是一个非常全面的、强调整体性的改革纲领。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正是改革总体性、系统性的重要组织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小组首次会议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实施”十六字方针,从基本国情出发提出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对于坚定务实推进改革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市委讲师团 许新年)
责任编辑:巩鹏
下一篇: 抗战纪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