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逐步加深了对群众路线的理性把握和感性认识,进一步增强和坚定了牢记为民宗旨,践行群众路线的信心和决心。深刻认识和体会到作为距离群众最近的乡镇一级党委更应该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牢记好为民宗旨,践行好群众路线。
一、恪守为民之责,着眼于宗旨意识的提升思想认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开关”,思想问题解决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把加强干部理论学习作为提升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群众观念的重要手段。一是创新学习方式,在思想上找差距。按照定计划、定内容、定标准的“三定”和党的理论、党史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必学,中央和省委、市、县委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文件、重要讲话必学,中央规定的学习读本必学,先进典型必学的“四必学”的要求,采取集体集中学、专题交流学、重温党史学、典型引路学、警示教育学和个人自主学的“六学”形式。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了学习效果。二是开展了“十个一”活动,在工作中找差距。即开展一次为民宗旨演讲、一次走访慰问、建好一份户情账、写好一份调查报告、帮定一份小康规划,作出一份公开承诺,帮助发展一项特色产业,解决好一个群众困难,帮扶一个贫困户的活动,丰富了学习内容,深化了学习效果。三是“接地气”查找问题,在作风上找差距。乡党委一班人集思广益,开展了以“科级干部进村组,机关干部献良策,广大群众提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主题调研活动,提出了征求意见“三开两结合”的思路,“四种方式“听言”,“七个层面纳谏”,找到了我们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看到了我们在牢记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方面的差距。
针对问题和差距,乡党委本着征求意见和制定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建章立制定规矩在制度上要求。一是制订《太德乡党委转变工作作风的若干意见》《践行群众路线二十条规定》《干部驻村责任制的考核办法》《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办实事制度》等。另一方面,让班子成员做表率当众承诺,在全体党员和村干部大会上,就如何牢记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进行公开承诺。
二、善谋富民之策,着眼于发展意识的增强在新形势下,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把服务群众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任务,努力推进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
怎样才使全乡的经济发展得更快更好。我们因地制宜确定了,运用工业理念谋划发展农业,以特色兴农,以产业富民的工作思路,突出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用科学思路引导群众致富。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太德垣号称华北第二大平原,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境内都是一望无际的垣平地。但多年来,广大群众以种植为主的农业观念没有改变,只能解决温饱,不能迈向小康,近两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省政府提出的发展优质苹果基地县的机遇,提出了“户均10亩园,人均百株果”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苹果产业。通过实施宣传发动、政策调动、行政推动、典型带动、利益驱动、技术拉动六大措施,截至目前,全乡发展苹果树14105亩,其中2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18个,30亩以上的10个,50亩以上的6个,达到了户均8.8亩,人均2.7亩。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宣奔小康,栽下了“摇钱树”。二是用政策引导带动群众致富。发挥林下优势,发展特色种植。我们提出了在林下地“控制高秆作物,推广经济作物”的办法,为了鼓励和引导农民改变种玉米的传统习惯,使他们能够积极自觉地种植低秆作物。乡党委一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种植低秆作物的农户提供优质种子和技术服务,另一方面,推行了土地流转制度,对种低秆作物积极性不大的农户,通过做工作把土地让出来流转给积极性大的农户经营,村与村、户与户共流转土地3000余亩,在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太德乡的优势。通过广告宣传招商引资,让外地客商来我乡经营土地,安徽省宏仁源药业有限公司在我乡一次性承包土地300余亩,和农户签订了承包合同,进行药材种植,保证了农民的收入。同时,我们在美垣村引进了博美中药材加工项目,在堡村引进了德福食用菌加工项目,以此带动药材产业的发展。三是用和谐发展激发群众致富。我们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总体要求,有力有序地推进农村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两年来,我们突出了电、路、水,先后完成了堡村的电网改造,龙吉村和美垣村的道路改造和绿化,完成了堡村和茹古村的引水工程,解决了180户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在文化娱乐方面,先后在太德村、美垣村、乌落、茹古、堡村等5个村委建设了文化体育娱乐广场,在乡村环境整治方面,投资50万元,为7个村委全部安装了路灯,建了垃圾池,给所有农户配备了垃圾车,给各村配齐了专职保洁员,家家户户垒砌了“花栏墙”,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三、多为利民之举,着眼于工作作风的转变“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作为乡镇一级党委,要把维护好、保障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切入点,坚持察民之苦,排民之忧、办民之需,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
一是诚心诚意办实事,解决热点问题。针对群众提出的“发展苹果产业,需要配套水利设施和苹果园外围保护措施”这一问题,我们不等不靠,先后为4个村委的2300亩果园实施了水利配套设施,并在茹古村实施了1000亩涌泉滴灌工程,完成果园外围护网10公里,使全乡14105亩苹果全部达到了精品果园的管护措施;二是坚持不懈地办好事解决民生问题。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不仅关注看得见的民生工程,而且更关心解决看不见、摸不到的惠民之举,热心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进一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医疗保险覆盖面由原来不足50%,提高到现在的100%,实现了新农合“一卡通”全覆盖,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缴纳工作,使全乡60岁以上的老人老有所依,解决了广大群众的后顾之忧;三是尽心竭力办难事,解决焦点问题。实现维护群众利益,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是我们乡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认真落实推广了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制度,畅通了人民群众的来访渠道,解决群众上访事件12起,特别是在解决上乌落村贺玉贵和村委土地纠纷问题上,我们快刀斩乱麻,2个月时间解决了拖了20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群众中震动很大,给了我们乡党委很高的评价。对需要投入资金解决的诸如基础设施方面的水利设施维修、电力设施维修、土地复耕等问题,我们建立了“农民出零头,村委拿小头,乡镇扛大头”的长效机制进行解决。为农村解决此类问题20多件。例如,在解决堡村东沟水毁土地的问题时,我们就采取了乡镇租赁大型机械,村委安排食宿,农民购买柴油的办法,解决了300亩耕地无法下种的问题。
(作者系大宁县太德乡党委书记 任福平)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改进作风的有力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