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工作者提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要求。增强脚力意味着要常下基层,增强眼力意味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增强脑力意味着要坚持学习,增强笔力意味着要自己动手写一些文章。现实生活中,“四力”对其他领域的党员干部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应不断加强。
增加脚力。政策是否落地落实,执行上是否水土不服,只有通过下基层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与群众交流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事实上,越是困难的地方,那里的群众就越期盼改变现状,党员干部越要想尽办法去现场察看,在田间地头、生产车间、街头巷尾等最前沿、第一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解难题排民忧。车子不能到的地方,脚能到。只有常在基层走,不惧风吹雨打、小路难走、强光照射,才能让脚力更强。
增强眼力。眼力就是判断事物的能力,对党员干部来说有没有眼力,有多少眼力,直接决定着他做事的成色。一个干部做事行不行,一个发展计划好不好,一项便民措施实不实,党员干部要能识别。眼力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需要在历练中提高。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慢慢地就会对很多事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简单的事情,不用过多的思考就能快速得出正确的判断,复杂的事情思索一番,理出头绪后,也能各个击破。眼力好的同志在工作中,看得准、抓得实、做得好,能少走很多弯路,避免很多失误,做出更多的成绩。
增强脑力。脑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和能量的反映。我们要承认有天赋高的同志,但大多数同志的天赋都差不多。为什么天赋差不多的同志中,他们的脑力是不一样的呢?这与他们后天的努力有关,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或许一天两天,差距不大,但日积月累差距就十分明显了。因此,增加脑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于求成、临时抱佛脚是办不到的。党员干部只有日常加强理论学习领悟,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脑洞大开”。通过思考问题来发散或收敛自己的思维,对于提高自己的洞察能力、概括能力、预见能力大有裨益。
增强笔力。党员干部对上汇报,对下讲话,有时要用稿子,有时面对面直接交流。无论用不用稿,都需要讲话,讲得精不精彩,准不准确,与平时做工作实不实有关,更与善不善于写文章,并通过写文章完善自己的想法、提炼自己的认识有关。一些党员干部,讲话简洁精炼,要言不烦,直指问题,针对性、操作性很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就是因为平时坚持自己动手写一些文章,通过这种长期的锻炼练就出来的真水平、高本领。一个党员干部只有自己能说、会写,才能辨别他人说得好不好,写得棒不棒。(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刘营镇政府)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