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伴随着企业文化的引入、兴起,企业文化对于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创新力的决定作用也越来越广泛地被企业家所认知。许多优秀的企业家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塑造、开发、提炼、培育,并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企业文化,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以一种浮躁心态对待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识肤浅,思路不清;二是脱离实际,空喊口号;三是流于形式,急功近利。这种状况的存在,必然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更影响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笔者以为,建设企业文化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兼收并蓄,精心培育适合自身实际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与理念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企业要实现发展战略,必须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先进理念、先进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一些知名企业视文化建设为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命和灵魂,在吸取西方企业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与我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企业特有文化等有机结合,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建设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以求真务实和与时俱进的态度,牢牢把握行业、产业特点这个“根”,充分依靠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这个“源”,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这个“叶”,用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企业的运行规律,把“切合自身实际,适应市场竞争要求”作为培育企业文化的根本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广泛的讨论、高度的概括、准确的提炼和科学的论证,使企业管理从生产、技术和经济的层面,上升到精神、理念与文化的层面,促进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保证企业对外适应市场竞争,对内凝聚员工人心,然后用以指导企业实践,并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完善和不断丰富发展。
二、“道”与“魂”并举,精心培育适应新形势的企业文化
所谓“道”就是要建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信念,就是企业领导者对生产经营方针、企业发展战略的哲学思考和抽象概括。如:企业的目标、宗旨、理念、誓言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和微观组织文化,它是由企业领导层精心设计、企业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全体员工认真实践的过程。它不是华丽辞藻、理论学术语言的堆积,而是企业管理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的各种理念,如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愿景等,能否赢得广大员工的认知与认同,与企业家能否身体力行密切相关。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其中无不体现着企业家的德才学识、创新精神、事业心和使命感。正因为如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明确自己在企业文化建塑中的角色作用,不断增强文化兴企、文化强企的意识,以高度的自觉性带头学习、率先研究、认真筹划、亲自倡导、扎实推进。一是要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培育形成的。作为一个具有多层面、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家必须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目标,让职工知道企业现在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现在该怎么做;制定和完善规范化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从培养职工的行为习惯和自觉意识入手,形成高度的凝聚力;制定企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营造企业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振奋职工精神;进行各种文化的整合,建立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念,让员工知道企业怎样才能够高质量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要体现时代特征,符合行业特点。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要紧密联系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设备状况、员工素质、组织体系、产品研发、品牌风格、市场分布及企业的形象等实际,有意识地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和行业特点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
三、“形”与“本”并举,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俗话说,“树有根而坚固茂盛,水有源则长流不息。”我们要建设具有强劲渗透力和巨大感染力的企业文化,并使其深深熔铸在员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首先,要紧紧抓住企业员工这一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是企业发动和吸引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因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着眼于员工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的调整和培养,通过信念、道德和心理力量的作用,在企业中形成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把员工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紧密联系起来,把蕴藏在人肌体内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出来,极大地焕发起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凝心、集智、聚力、最有效地推动企业发展的目的。其次,要注重典型模范人物的选树。每个企业各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鼓励什么、倡导什么,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典型模范人物的发现、培养和选树上,通过典型的标杆示范作用,引导员工见贤思齐、感知理念、超越自我。第三,要高度注视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着力提高员工的敬业度。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员工的思想越来越活跃。理解和掌控员工在不同时期的思想、需求,引导员工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设计,是建设切合自身实际、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企业文化的需要,特别要注重四点:一是注视员工的持续学习和技能提升,积极为员工创造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当今社会,人才匮缺、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持续学习,培育一批技术一流、管理一流的各类人才,既是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和社会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二是培养企业家(管理者)具有亲和力的领导风格。人的情感具有两重性;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力,而消极的情感可以削弱人的活力。职工工作热情的高低,同领导者与下属的交流多少成正比。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有时领导者一句亲切的问候,一番安慰话语,都可成为激励下属行为的动力。因此,领导者不仅要注意以理服人,更要强调以情感人。三是建立和完善能够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积极作用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坚持内部培养为主、社会引进为辅的资源配置模式,按照“留住、成长、重用”的用人原则,通过多种渠道发现人才、选拔人才、重用人才,实行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制度,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四是积极引导和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努力把员工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让员工想干、愿干、心情舒畅,能干、会干、创造性地干,真正把员工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程,既有赖于实践的激活,也有赖于历史的积淀。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手法、丰富形式,号召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让大家共享企业文化的乐趣,立足实际,求同存异,形成共享的价值观和一致的行为标准,我们的企业文化才能得以贯彻和落实,也才能体现企业文化的真正价值。
(作者单位:山西交控集团临汾北高速公路分公司)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