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库 王越楠:精准运用脱贫攻坚战术原则 确保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目标

2020-07-18 09:08:4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战号已吹响,胜利在眼前。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夕,扶贫一线的干部要更加保持清醒头脑,毫不松懈,运用战术,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打赢收官,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实现,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

  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全国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成色好坏直接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与效果。为此,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央的战略部署,运用精准战术,对标对表全面小康社会目标,集中力量,持续加力,寻找短板,查漏补缺,干净漂亮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打好保卫战,巩固脱贫成果

  保卫战,就是要在全面提升脱贫质量成色的基础上,保护好现有的脱贫攻坚成果,防止成果流失和返贫现象发生。特别是前几年已摘帽的地区和贫困户,更要始终保持攻坚状态,思想不松懈,责任不放松,补短板强弱项,寻盲区找死角,抓好动态管理常态化,强化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和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扎根发芽,确保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二、打好阵地战,释放政策红利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央制定实施了许多优惠政策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贫困地区建成了许多惠民富民工程,区块连片,阵地连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光伏发电、异地搬迁、一乡一品,林果、蔬菜、杂粮基地,公共服务工程、社会保障工程、生态保护工程等等。这些工程项目的投入使用,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由于贫困地区目前在基础设施、资金运营、人才技术、项目管理等方面还相对较弱,今后这些脱贫阵地难免管理不到位,效益欠佳,影响脱贫成色。为此,一定要打好阵地战,强化基础,注重人才,科学管理,让这些工程产生最大的效益,持续释放政策红利,长久造福脱贫群众。

  三、打好歼灭战,抓好问题整改

  随着脱贫攻坚决战收官的临近,中央及地方党委更加重视脱贫进度和成效,并加大监督力度,寻找短板,扫除死角。从国家到地方密集各方力量进行国家抽查、省级巡视等多种形式的问题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无论是农民务工就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资金落实,还是长效机制建立和百姓诉求愿望,都要高度重视。采取打歼灭战的方法,发现问题,集中火力,围攻一处,歼灭一处,保证整改到位,问题“清零”,确保高质量、全覆盖决战完胜。

  四、打好防御战,防范风险隐患

  脱贫攻坚最后阶段,攻的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如果这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问题不彻底解决,就会存在风险,埋下隐患,使脱贫攻坚工作“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些风险主要存在以下方面:扶贫产业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小额贷款和扶贫贷款的还贷风险,监测户和边缘户的返贫致贫风险,异地扶贫搬迁户稳不住的风险,扶贫资金使用不合理和损失的风险等等。越是在最后关头,越要高度重视,重点防御,严密化解,排除风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五、打好舆论战,严明奖罚制度

  脱贫攻坚战离不开舆论战,不仅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脱贫措施、攻坚成果和先进典型、模范集体及个人,更要利用舆论监督,做好脱贫攻坚的跟踪问效工作。攻坚战打到哪,舆论监督就跟到哪儿。同时,还要关注脱贫工作中的焦点。特别是对不作为、不担当、失职失责的党员干部进行监督,形成强有力的舆论氛围,该奖的重奖,该罚的重罚。对监督发现的违规、违纪、违法的人和事,要一追到底,绝不允许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现象,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作者单位:临汾市委政策研究室)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