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剑:以“党政正职访名校”为抓手 为高质量发展聚智赋能

2023-10-13 09:31: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党政正职访名校”是精准对接省内外高校,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促进引才规模质量、结构大幅提升,切实增强人才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支撑力、贡献度的重要举措。洪洞县按照省市“党政正职访名校”工作部署,制定出台《县委常委访名校解难题促发展》行动方案,以“六个一”活动为抓手,先后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探索出了一条高校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人才路径。

  一、坚持高位统筹,精心安排推动

  书记带头,全员参与。洪洞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校地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各常委同志、开发区主要负责人等担任小组成员,按照党政正职每2个月1次、各常委同志全年2次、开发区主要负责人每月1次的频率,以全国65所知名高校和与县域产业发展联系紧密、合作深入的高校为重点,开展交流访谈活动。

  立足实际,有的放矢。围绕全县产业发展规划布局,针对传统煤焦化产业转型、富硒农业、文旅融合、高端装备制造等县域战略性重点产业链,制定急需紧缺人才、技术需求清单,对照清单需求与高校相关专业开展深度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前沿分析和决策咨询,实现产学研良性互动。

  活动多样,形式新颖。通过开展校园招聘、优质推介、高效座谈、互研课题、务实对接、特优展示“六个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洪洞深厚历史底蕴、独特文化魅力和蓬勃发展势头,有力叩响校地合作之门,打通校地人才、技术、资源流通通道。

  二、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长效机制

  精准施策,强化保障。深层次、持续性链接高校,推动形成长期有益校地合作,既需要广揽天下英才的满腔热情,更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保障。为此,洪洞县根据深化校地合作发展需要,创新制定《高层次人才集聚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校地合作 共建12大基地的实施方案》等,详细规定校地合作项目类别、项目收益权属、专家人才待遇等现实问题,为推动校地持续健康平稳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搭建平台,提升承载。针对科研承载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有限的问题,通过实施“创新平台创建计划”,以域内华翔、山焦、飞虹等人才集聚型企业为依托,大力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开展实验实训、科技研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工作,对校地合作中确定的优质合作项目,列支专项经费予以平台建设奖补资金。对新引进的博士、院士开展建站研究、技术攻关的,给予20万元至90万元的一次性支持资金。

  有序引导,市场推动。针对企事业单位在校地合作中主动性不高、参与感不强的问题,出台《关于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柔性引才实施办法》,加大对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的柔性引才支持力度。探索推行“人才+项目”和“人才飞地”模式,对企事业单位柔性引进的“星期天专家、柔性合作项目”等在人才流动使用收益分配上只引导、不主导,按市场规则办;对于“吃住行”等对人才的交叉重复优惠政策,则全部按照“从优、从高、不重复”原则执行。

  三、坚持系统观念,闭环推动落实

  专班跟进,定期调度。吸收各基地建设牵头单位建立校地合作工作专班,围绕县委常委访名校解难题促发展行动,建立访校信息台账,对具有合作前景和合作成果的高校或项目,安排专班及时跟进,动态跟踪。精准掌握合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及时协调解决。

  着眼达效,典型推广。设置“校地合作明星项目”奖项,选树“校地合作明星专家”,在合作过程中对全县产业带动作用强、引领效应大、发挥作用突出的项目、人才,洪洞县委、县政府将对项目所在企业进行重奖,对所引人才也将纳入县委联系的高级专家行列进行服务、表彰。

  稳步推进,成绩斐然。自开展县委常委访名校解难题促发展行动以来,洪洞县已累计与全国42所重点高校达成全方位合作协议,签约校地合作项目142项,全职引进硕士等高层次人才329人,柔性引进博士、省级人才称号获得者等专家人才96名,在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5所高校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聘任“招才大使”,吸引全国400余名在校大学生来洪开展各类型社会实践活动,全县引才纳智链条不断完善。

  “党政正职访名校”活动带来的校地融通已成为助推洪洞县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之要、驱动之源,日益为全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作者系洪洞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