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的精神

2013-12-21 09:39: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12月16日,本报头版刊发了《一块“砖”的钢铁意志》一文后,笔者感触颇多,这不但让群众看到“我是革命一块砖”的精神,而且对“砖”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秦登云,28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甘于平凡,将青春洒遍乡村,用坚守书写忠诚,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忘我的精神,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兑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用朴实无华的言行体现了一名基层干部的时代风采。

精神之一:以“砖”为基。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块块砖功不可没,我们称之为“基础作用”,没有基础一切皆是空中楼阁。社会中有千千万万个行业,每个行业又有千千万万个岗位,平凡而又普通,但这是基础不可或缺,累加在一起,组成了丰富、多元的整体,实现了各种机能的运作。我们只有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这一点,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当好一块“砖”,才能明白自我在大局中的定位,付出辛勤的劳动和艰辛的努力,共同为实现梦想而凝心聚力。

精神之二:以“砖”为血。一座历经沧桑的建筑犹如我们的事业,需要每一块砖的坚守,我们称之为“专一精神”。其如同血液一样,纯度的等级、持久的动能决定了生命力的旺盛与否,这就需要我们坚定信念、恪守理想、保持清正,经受住形形色色的诱惑、经受住时间空间的磨砺、经受住人民群众的考验,才能健康、快速成长,在平凡中铸就辉煌。

精神之三:以“砖”为骨。“术业有专攻”,一块砖也有硬度、强度的标准,决定其作用所在,我们称之为“专业能力”。社会的发展,要求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我们只有不断好上加好、精益求精,才能克服拈轻怕重、牢骚满腹的心态,才能耐得住性子、沉得下身子,真正“专”进去,成为社会精英、部门骨干,在应对更多的新问题和新困难时游刃有余、大显身手。

总而言之,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还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阔步前行,需要“砖”,也需要“砖”的精神。正是有了这样的“砖”,他们承担着压力、承担着责任,也承载着希望、承载着梦想,默默奉献,我们的高楼才更加稳固、社会才更加和谐、梦想才能更快实现。

“砖”的精神是人民的呼唤,也是时代的要求。作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层群体力量,我们应甘于并乐于做一块“砖”,找准自我定位、通过自我磨砺、发挥自我作用、实现自我价值。同时,我们也要坚信每一块“砖”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作者:言微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