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三、挖掘整理文化资源,优秀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
四、创新活动方式方法,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五、打造洪洞文化品牌,强力推进产业发展。
洪洞县委、县政府紧紧依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以根祖文化为品牌的多元文化产业。自2006年起,洪洞县先后投入资金1亿余元,在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兴建了名胜古迹区,在大规模扩张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同时,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为根祖品牌的形成和壮大创造环境条件,先后多次与中央及省市新闻媒体联办节目,播出了《大槐树情思》、《根在洪洞大槐树》等电视专题片,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以反映大槐树移民历史为题材的4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大槐树》。县上专门成立了根祖文化研究会,恢复创办了《大槐树》文化杂志,挖掘整理出版了一系列根祖文化丛书。据统计,2008年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共接待游客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921万元,成为名符其实的龙头产业。在大力培植根祖文化品牌的同时,洪洞县还大力支持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倡导成立了威风锣鼓协会,积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并充分发挥能人的示范辐射效应,使威风锣鼓迅速走上产业化的发展轨道。现在,全县有120多支威风锣鼓队,其中有18支威风锣鼓专业演出队,从业人员达8000多人,年综合经济收入达1500多万元。如今,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逐年增多,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大,正在成为洪洞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六、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夯实文化发展基础。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多党制不是解决腐败问题的灵丹妙药
下一篇: 沈庆华:全面履行职责 服务“三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