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企业集团,打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南西庄靠近市区,位于侯马市区北部,近年来借助城市的发展,从壮大集体经济入手,狠抓集体企业的改造和发展。早在2007年以前,首先兴建了南西庄家和超市、南西庄宾馆、侯北供水站、货场装卸队、南西庄市场、村西站台、侯北站台、天凌机械厂等集体企业,每年给集体增收近300万元。之后又投资1500万元建成绿苑科技示范园和晋南最大的花卉苗木市场,开发出地热温泉和湖面娱乐区,投资2500万元建成御园温泉休闲中心主体工程和近6000平方米的室内温泉游泳馆,同时,园区内拟引资3.5亿元建设老年公寓和旅游服务、休闲健身等项目工程。如今,在这些企业基础上,组建南西庄集团,下设6个有限公司,形成集农业科技、工业加工、商贸流通、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装卸运输和文化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集团年纯收入每年可达600万元,集体经济在村改居后由此得到进一步壮大。
二、发展二、三产业,形成人人有活干的机制。
凭借城中村的优势,南西庄在建工路、文明路、浍滨街、紫金山北街和开发区步行街等市区主要街道,为有条件的居民提供地皮,建设营业用房,居民有的开饭店、有的开商店、有的开旅店、有的干脆出租吃房租;南西庄市场改造重建后,大大改善了经营环境,为居民建成门面房200余套,摊位130余个;又依托铁路专用线、货场组建了机动灵活的联合运输队,现有大型农用车辆和出租车120余部;对一部分居民则安排进入超市、宾馆站台等集体企业工作。到现在,南西庄85%的家户拥有自己的商业用房,95%的群众都从事第三产业,做到了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
三、改进公共服务模式,优化农民生活环境。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南西庄积极营造环境优美、生态和谐、服务优良的社区服务模式。集体每年拿出100余万元用于居民福利事业,建立了一整套的福利待遇体系。老年人每人每年发600元至1200元养老金,定期体检,中秋节、重阳节举办老年人聚餐并发放百元以上的慰问品;居民吃水有补助、看闭路电视免交收视费、温泉洗浴免费;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集体全额出资为每位居民入医疗基金,看病由集体报销40%,大病补贴25%。居民从村改居的发展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
与此同时,为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南西庄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办起了图书室、科技室和文化活动中心,投资近百万元改造了小学,置办了健身房、电脑室和多媒体 教学设备。为鼓励学生求学上进,凡考入大学的子女,每年都有1000元的奖学金,硕士以上一次性奖励3000元。为鼓励居民争先创优,制定了“南西庄先进模范奖励机制”,每年都要评选出“标兵党员”、“模范家庭”、“先进妇女”等,除发放荣誉证书之外,给连续三年获得者入一份农村社会统筹养老保险;为活跃群众文体生活,居委会还组织锣鼓队、舞蹈队、健身操队和说唱团,逢年过节,还要组织大型居民运动会,搞比赛,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树立了文明新风。
四、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多元化管理模式。
为适应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南西庄成立了南西庄集团党委、南西庄集团、南西庄社区居民委员会三种组织机构,力求服务更加人性化,企业更加规范化,村改居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正常轨道。在完善组织机构的基础上,还成立了党员代表议事会、居民代表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普法领导组、红白理事会、民调组、计生协会等组织,集团公司成立了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等,坚持不论大事小事都上会集体研究,实行“一事一议”制度。不论大事小事,一切照章办事。出现了少有的稳定和安宁,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文明礼貌蔚然成风。
如今,南西庄已经快速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建设与发展中,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南西庄把握机遇,锐意创新,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规模化发展,步入城市化道路,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作者:通讯员 高峻卿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终身化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 构建现代化工企业的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