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加强制度建设是关键

2009-09-05 20:2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必须完善有关干部选用的民主制度,解决好坚持群众公认问题。
二、必须改进干部考察评价制度,解决好公正知人识人问题。
当前对干部德才和实绩考察还停留在定性考察上,概念性、抽象性、原则性太强,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不够,且在实际操作中弹性较大,往往造成识人误差。如在干部实绩考核中,对经济发展速度、建设规模、完成指标等好把握,而对经济效益、发展后劲则难以掌握,对取得工作结果的过程不好评估。还有一些潜在政绩,一时可能不被人们所认识,但经过事实和时间的证明,的确是重大政绩,但时过境迁,有潜绩的因为没有及时显现而不被重用,致使少数领导干部为了尽快得到升迁,突出个人政绩,急功近利,大搞“政绩工程”,怎么显眼怎么做,造成了在位时非常辉煌、调离后留下“无底洞”的问题。因此,需要制定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规范的干部评价指标体系,为准确考察干部提供参照系数。同时,在干部考察中还应全面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干部考察员职业化制和考察责任追究制,并结合实际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和办法。
三、必须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解决好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问题。
当前在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着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之风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就在于干部选拔制度存在着漏洞,存在因人选人、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是对传统的干部选拔方法进行的根本性变革。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不仅拓宽了干部选拔任用视野,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而且可以有效地落实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完善选贤任能的科学机制。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制度,强化考任制,推行竞争上岗制,实行聘任制,试行竞选制,逐步扩大这些方式选拔干部的比例。要尽快建立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考试和考任分离制度,变以前的考任结合为考任分离,变职务考试为资格考试,将考试和任用分离开来,并实行干部任用权和考察权的适度分离。

干部能上能下,是实现领导干部正常交替、使领导班子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措施。当前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干部职务只能上不能下状况,一个干部提拔上来后,经过一段工作实践考验,尽管能力较差,不能胜任现职工作,但在一般情况下,照样可以稳稳当当地坐“铁交椅”。不胜任现职干部下不来,除了组织上难下决心、拉不下面子外,很重要的是没有一个下的标准。因此,要有效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就必须实行领导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制定各个岗位上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规范,使领导干部在岗有目标、有职责、有要求,使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有章可循。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职位特点,抓紧制定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具体认定标准和实施细则。与此同时,要积极实行试用期制和职务任期制,并相应建立起领导干部末位淘汰、引咎辞职、降职免职、弹劾罢免制度,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的力度。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