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绿色接待”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务接待工作必须着力做好服务中心和辅政两个方面的工作。服务中心就是公务接待工作必须紧密围绕促进生产力这个中心;辅政就是公务接待工作必须着眼于提升政府形象,辅助政府行政,有利公共事务。服务中心是辅政的关键,辅政是服务中心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于服务大局的工作。服务大局是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公务接待工作的实质和内涵,只有把公务接待工作放到全局工作的高度来看待,我们才能够把准公务接待工作的定位。从公务接待工作本身来讲,要跳出狭隘的接待观,其突破口也正在于从服务大局中求作为。
公务接待工作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是政府行政行为。公务接待必然要产生成本,这些成本我们称之为接待预算。政府预算都是来自于社会公共资源,因此,勤俭节约办接待是新时期公务接待工作应当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在公务接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误区,有的地方搞接待唯恐档次不高,盲目攀比,造成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这也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当中的一个不和谐因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方面实行定点管理,简化公务礼仪,落实轻车简从,坚持务实节俭,不搞层层陪同,把干部从迎来送往的繁重事务性负担中解脱出来,以便他们集中精力议大事、管全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掘本地区的接待资源,突出接待当中的文化内涵,形成当地特色,充分满足公务接待客体的主题需求,决不能舍本逐末,一味追求高标准、高消费,助长公务接待的奢侈浪费之风。
操作中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
1、坚持围绕促进生产力这个中心。
“促进生产力”是对公务接待根本目标的正确认识,公务接待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促进生产力这个中心目标,判断公务接待工作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营造软环境,拓展软资源,形成软优势”,一在抓落实上见成效。新时期的公务接待工作是新时代对接待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没有多少先例可循,在工作中必须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尤其是要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要重视理论在指导接待工作当中的重要意义。要深刻认识到,接待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事务性工作,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接待工作也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接待工作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只有在成功实践基础上,把握新时期公务接待工作规律,才能不断提升接待工作的水平和层次。
2、努力完善相关机制的建设。
一是要着力建设“大接待”的格局。具体来讲,就是公务接待要实现“党政领导挂帅,接待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大接待’格局”。要按照有利工 作的原则,统一机构名称,统一体制机制,统一工作职能,完善公务接待部门集运转协调与保障服务于一身的职能。在“大接待”的格局中,党政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是保障,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是基础,接待部门的具体协调是枢钮。
二是要着力打造科学合理的运行保障机制。公务接待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必须完善体制,规范公务接待工作职能和机构,统筹公务接待工作,统筹公务接待资源,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建立一个涵盖多行业、多领域的服务保障网络,解决因职责分散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的问题。
3、加强监督,强化管理,尽可能减少降低接待成本。
新时期接待工作的利益相关方从两个变成了三个,这是和谐社会发展理念在公务接待领域的重要体现。公务接待工作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政府软优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窗口。公务接待工作不仅要严格自我监督,而且要欢迎社会监督。“公生明,廉生威”,公开透明的公务接待体系是新时期公务接待工作的必然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大力推进公务接待工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程度,从公务接待的预算控制、过程控制、决算控制、决策科学化乃至公务接待中的政府采购等各个方面引入监督机制。要大力加强公务接待干部队伍的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对公务接待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树立“阳光接待”的公务接待工作新形象,最大限度地降低接待成本。
4、协调内部接待资源和利用社会服务资源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
在公务接待活动中,我们可以将接待资源分为内部接待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两个部分。内部接待资源是指由政府接待部门设立的,产权国有的接待资源;社会服务资源则泛指其他产权和所有制形式的市场化的接待资源。在接待工作中,要对这两种资源统筹管理、合理使用,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利用内外接待资源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绩效为导向,从经济和社会效益出发,统筹兼顾,注重实效。一方面,两种接待资源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内部接待资源要向社会服务资源学习市场化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尤其是在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先进经验,不但要继续完成好公务接待任务,而且要实现自身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社会服务资源要向内部接待资源学习公务接待的规范和标准,提高接待服务的水平,创新服务接待形式,提高自身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服务尤其是公务接待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两种接待资源又要保持相互竞争的态势,在合理有序、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发展壮大。接待部门要对内外接待资源统筹管理,一视同仁。内部接待资源要摒弃“等、靠、要”的传统管理,勇敢参与市场竞争;社会服务资源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着力完善机制,要敢于承担公务接待任务。这样,在公务接待和市场竞争两个舞台上,内外接待资源都可以实现良性发展,把我们的接待资源做大做强。
(作者 永和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李海峰)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组织部门要做到五个“好”
下一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