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呈现良好态势

2010-01-22 10:5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是安排谋划“早”。襄汾县第三批整改落实阶段转段会后,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及时召开本单位转段会,全面贯彻传达县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领导在转段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安排部署本单位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进一步明确整改任务,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切实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

二是整改方案“细”。各参学单位在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时,着眼于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突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共归纳出30个近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了目标任务明确、环节程序清晰、整改措施具体、时间安排紧凑的整改落实方案,并通过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和襄汾综合门户网、襄汾党建网站等形式,向群众公布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责任人,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督促具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理论学习“深”。各参学单位根据各自的行业和领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学习。景毛乡东李村组织党员重点开展农村政策法规、农业、蔬菜种植实用技术等内容的学习;永固乡重点开展就业技能、服务等内容的学习;巨龙焦化有限公司组织党员重点开展安全生产、工程管理、职业技能等内容的学习,从而使学习实践活动更切合参学单位的实际,保证了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四是解决问题“实”。各参学单位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从群众最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大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永固乡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着重抓好蔬菜、畜禽优势产业;大力开展农业知识培训,积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鼓励农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科技化和特色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力度和广度,有组织地加强培训机构与本地用工企业的联系,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预计在今年七月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8%,达到5800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500余人,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有效缓解 “三农”问题。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县财政投入资金累计达1.16亿元,占新增财力的80%以上;在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创造了"六个一点"筹资办法,撬动、聚集社会资金2.9亿元,群众义务投工860多万个,折合人民币近1.3亿元,完成了329个行政村、1380公里、490余万平方米的硬化任务,完善了乡村主干街道照明体系,安装和更新路灯6900盏,全县乡村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效调动和发挥了广大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切实让村民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成果。  

五是制度创新“全”。各参学单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健全有利于解决问题、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巩固扩大活动成果。邓庄镇按照“谦虚谨慎、务求实效”的八字工作方针,制定完善了30多项相关制度;西贾镇建立了《镇级两委班子考勤制度》和《镇干部值班制度》;古城镇在修改完善10多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古城镇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和《镇干部行为约束制度》;巨龙焦化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拟建立《党支部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行政办公会议事规则》,初步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制度保证。

六是舆论氛围“浓”。各参学单位坚持内容新、形式活、效果好的原则,把舆论宣传作为搞好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的有效手段,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正确把握舆论导向,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宣传。进入整改落实阶段以来,各参学单位采取编发简报、办黑板报、专栏、悬挂横幅、书写标语等形式,大力营造了开展整改落实工作的浓厚氛围,推动了整改落实工作的有效开展。(侯录艳 芦丽丽)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