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0-07-10 09:10: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目前,侯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万余人,全市老年人约需养老床位1500张,而侯马市仅有的5家养老院拥有床位602张,且临汾、襄汾、稷山、浮山、新绛甚至西安等地的老年人也慕名在侯马养老院养老的,床位数量差距甚远。在5家养老院中,只有1家是公办,且由于机制、体制问题,一百余张床位的服务设施,社会老人入住率仅为20%。其余4家为民办,仅有一家夕阳红敬老院为公司办公楼改造而成,居住环境较好,健身设施齐全,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在这里,只要老人需要,服务人员会及时给予帮助,老人们不仅能享受到细致周到的服务,更能得到精神上的尊重。老人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评价养老院里的工作人员。其余几家养老院大多为租赁经营,场地狭窄问题也相当严重。这类民办民营养老机构规模往往较小,有的只有几十张床位,多的也只有一百多张。而且,养老院内设施比较陈旧。一些比较小的养老院,老人娱乐设施相对匮乏。这些养老院在夹缝中苦苦挣扎,他们的生存发展令人担忧。当前,养老事业在侯马市刚刚起步,老年人对院舍服务需求大、增长快、要求高与社会养老机构数量少、质量差、增速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养老事业虽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但是,正因为前期投入较高和相关政策匮乏落实不到位,很多资金不敢进入养老事业。侯马市多数民办养老机构以租房改建为主,受租期限制,难以形成长期投资。另一方面,由于是租赁开办养老机构,除每年要负担较贵的房租费用外,有些民办养老机构在用电、集中供热等方面,不能享受国家政策的优惠,使本就微利甚至亏损经营的民办养老机构更加举步维艰。
民办养老机构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也是制约民办养老机构扩张发展的又一瓶颈,目前,民办养老机构大都没有享受金融机构贷款,更谈不上享受优惠利率。他们的投资除了自有资金外,主要是靠民间借贷。民间借贷规模较小,且有一定的利率,给民办养老机构造成了较重的债务负担。由于前期建设养老院的投入较大,因此,在后期经营过程中,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压力更大,由于投入不足,民办养老机构难以扩大规模,缺乏必要的健身、医疗、康复训练等设施。
民办养老机构住养老人对照料护理的专业化服务需求与机构中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人员严重短缺,现有的专业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根据民政局统计,迄今在全市各类养老院就业的护理人员总共只有56人,与庞大的老龄服务需求相比极不相称。通常,居家养老服务中,就业人员与服务需求比例在1:5左右,专业化养老护理服务机构中2~3张床位就需要一名护理人员。据此推算,侯马养老护老的专业人员严重匮乏。此外,其所提供的服务多数还限于生活照料层面,鲜能给予老人精神慰藉,而且部分从业人员缺少培训,服务质量不高。
国家规定的免征所得税、营业税和车船使用税,以及水、电、气、暖等鼓励性优惠政策长期难以得到落实,导致民办养老机构负担较重。社会化养老服务正处于发展初期,一些民办养老机构举办者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政策缺乏全面了解,行业自律和监管也较为薄弱。一些民办养老机构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还以追求经济回报和营利为目的,也导致一些地方养老机构本应享有的优惠政策在执行中得不到落实。
今后,养老机构必将有大的发展,而且主要将由民办养老机构来承担,因此,积极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机构是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今后一个时期对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养老机构发展和人性化服务的开展。把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推及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上,应当包括物质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心理和情感慰藉需求等多方面不断增长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作为发展养老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把满足那些最困难、最需要专业护理和长期照料的失能老人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上。
二、全面落实支持养老机构发展的法规和政策,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社会办养老事业,特别是对民间投资的养老设施项目,在税收、地价、房租和配套收费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减负,尽可能降低其成本,以保证其基本收益和必要的回报,切实落实政府公布的优惠政策。
三、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必须坚持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全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通过政策的鼓励、优惠和政府的资源分配与资助,在机构建设中加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把社会资源更多地吸引到老年人福利机构的建设中来,让全社会的人们都来关心、参与、支持和兴办为老年人服务机构和设施,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态势。
加快养老机构的专业化建设。由于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为老年人,他们的身体状况较差,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照料和护理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特殊。因此,要通过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改善服务质量。要在具备条件的大中院校设置老年人护理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在各地的劳动就业培训中增加养老机构护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并要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制定不同培训内容,统一教学、统一考核,统一发证。要实行定级考核制度,结合工作人员的岗位和业绩进行年度考评,按照考核成绩定级设等,等级与个人工资待遇挂钩。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努力把专业社会工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职称评聘体系建立起来,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老年人福利服务事业的专业水平,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加强民办养老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就是要对养老机构的建设和服务等诸方面研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加强政府的检查监督,使之在建设时按照程序中审批和筹备建设,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建成开业后则要严格遵守各类服务规范,严禁各行其是,另搞一套,危害入住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要结合多种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状况,加强老年人服务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提高整个养老服务机构的治理和服务水平,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理规范。
加快研究制定养老服务机构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为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养老机构的利益提供基本依据。要发动人人都来积极参与老年福利事业的规范治理和规范运作,认真研究制定一些标准和规范,并在实践中认真地加以落实。

(袁世俊 杜枚珍)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