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党政所急 想青少年所需 尽关工委所能

2011-04-07 09:0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这些年来,我坚持两副担子一肩挑,在抓好农村党建的同时,着力抓好关心农村青少年的工作。在实践中我认识到,建设新农村如同一场接力赛,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接着干,因此关心教育和培养青少年便成了我们要抓的重要工作。我把党总支、村委会、关工委三块牌子一起挂在了村委大楼的大门上,形成了以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具体管、关工委专门抓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我经常在会上讲,要让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关心下一代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为青少年办实事、办好事,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关心”二字,为在校学生和农村青少年付出真情、做出实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我们一班人经常登门进院搞家访,进学校入班级同教师、学生谈心,帮他们解决难题。村校每月召开一次联系会,解决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为了学生取暖过冬,我们每年投资两万余元为学校拉煤,至今已经7年。为了推进教育事业,我们投资5000元,把校舍装修一新;投资两万余元为学校打了一口井、硬化了学校主干道和地面;投资6500元为学校购回彩电、VCD,推进了学校现代化教学进程;投资6000余元为学生购回图书2000余册,供学生课外阅读;投资近两万元为学校买回文体器材,供学生课外活动使用。每当春暖花开,我们无偿为学校提供花草、树苗美化校园;每年“六一”儿童节,我们都会给学生们送去学习用品激励他们勤学上进;每年清明节,我们都要同师生一道,到张再烈士陵园祭奠先烈,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每年学校都会进行一次“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评比,我们不管多忙,都要放下手头的工作亲临学校为他们颁奖;每月我们都要两次聘请司法部门、派出所负责人到学校讲法律知识和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注意安全的好孩子。
在关心在校学生的同时,我们还特别关心村中那些失学、失业、失足、闲散和留守的青少年。我们为村民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配备了图书、电视、电脑、舞台和体育器材,建立了拥有存书3000余册的村图书室,供村民和青少年阅读,满足他们精神需求。我们每月为村民放一场电影,每年邀请剧团唱两次戏,经常在农闲时组织村民下象棋、打扑克、扭秧歌、唱革命歌曲,积极吸收青少年参加,活跃他们的文化生活。我村还成立了以“五老”为主体的“说和组”,调解民事,和谐村民关系。我村还建立了家长学校、法制学校、科技学校,指导家长科学育才,教育青少年遵纪守法,培养他们一专多能,为新农村建设、发家致富服务。经过培训教育,很多青年掌握了一技之长,他们学会了电氧焊、养殖等技术。有的到太原、天津等地外出打工,有的自谋职业发家致富。青年李小伟学了种植葱的技术,种葱15余亩,年收入4万余元。郭学锋学会了电氧焊,月收入就有3000余元。赵俊峰在街上开了副食门市部,年收入六七万元。现在我村没有一个闲散劳力,没有一个违法乱纪、上访人员,全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在全县关工委开展“北学刘官庄,南学东鲁村”活动中,我村关工委作为典型示范点,年年被评为先进集体,受到全市的关注。今年我村关工委要按照“领导班子建设好、骨干队伍作用好、制度健全执行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积极探索创新好”的标准,结合全村实际,积极开展“五好关工委”争先创优活动,努力做到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新贡献。

邓建民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