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智慧是历史发展的内动力

2011-04-30 08:4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打开中国地图,临汾既不是沃野千里,也不是鱼米之乡,自然条件不算得天独厚。地形分山地、丘陵、盆地三大单元,平川面积只占不到五分之一。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区,旱灾频发。然而就在这一方水土之上,却书写了灿烂文化,其重要原因之一,要归功于人民的勤劳智慧。

勤劳智慧:缔造华夏文明


早期先民没有明确的时间概念,“不知今夕何夕”,不谙时令,不识物候,农业耕作广种薄收。《尚书尧典》记载,帝尧命羲氏与和氏,观察天象,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编成历法,形成了后来的春夏秋冬四时节令,于是昭告天下,使农耕由无序而有序。智慧的火花,给农业生产带来光明。
《史记》记载,尧时期曾出现大旱,禾苗枯焦。尧带领民众开掘水井,解除旱象,拯救众生。水井推进了农耕文明。拓宽了生产生活空间。井水滋润了尧乡大地,而勤劳智慧的甘泉孕育了后世的辉煌。
尧时曾发大水,都城平阳成为一片汪洋。大禹治水,凡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发挥聪明才智,变堵塞为疏导,凿龙门,疏河道,河水滔滔向东流,解除了水患。其中有不辞劳苦,也凝聚了众人的智慧。
尧的品质和才智非凡绝伦。《史记》有“其仁如天,共知(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尧还善于发挥集体智慧。史载尧之功臣九人,可谓人才济济。依靠他的智囊团,建立了政治文明,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帝都,成为中央集权政府的雏形。将分散的部落和部落联盟凝聚为各个方国,而尧都平阳居于各国中央,故称“中国”形成了古中国的雏形。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而文明之源起自于此。临汾精神与中华民族四大美德勤劳、勇敢、善良、智慧,一脉相承。勤劳智慧,开启了文明,创造了历史。

勤劳智慧:书写千年辉煌


晋国初始,不过“汾河之东,方百里”之地。依靠勤劳智慧,人民自立自强,开疆拓土。至晋文公时,一跃而为盟主,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代“五霸”之一,确立了晋国的霸主地位;战国时期,从这里走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子,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脍炙人口。他的机智、果敢和胸怀,昭示后人;汉武帝时期,大将军卫青、车骑将军霍去病抗击奴匈、收复失地、战功赫赫;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前后13年,共游历30多国,行程4万余里,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旅行家和卓越的翻译家,其西行求法,比唐玄奘早230年;金元时期,平阳是北方的一大文化都市,地位仅次于大都(北京)。其雕版印刷之兴旺,可以与燕京相比。大型版画《四美图》是我国最早的木版年画;元代平阳杂剧相当兴盛,是当时全国最著名的戏曲之乡。其中石君宝成就最高,郑光祖以一部《倩女离魂》成为元曲四大家之一;元末,平阳人民以勤劳智慧,使其物阜粮丰,人口稠密,明政府在洪洞集中移民,至今移民后裔遍布神州,洪洞广济寺大门前的汉植大槐树,为各地移民集散之地。“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至于商贸,临汾人也以其勤劳智慧占据一席之地。史料证明,临汾一带的晋商是整个晋商的发源地和杰出代表之一,至宋代,平阳商人与徽州商人并称,成为当时中国商业的中坚力量。经济社会空前繁荣,有“金襄陵,银太平,数了曲沃数翼城”之说。
新中国成立62年来,勤劳智慧的临汾人民,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富裕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端于浮山的“扁担精神”传承了吃苦耐劳的“临汾精神”;420万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奇迹。“花果城”的美誉中外驰名,“煤焦之都”遐迩闻名。非物质文化种类繁多,多种民间艺术享有盛名,被誉为“梅花之乡”、“剪纸之乡”和“锣鼓之乡”。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临汾人民发扬勤劳智慧的传统,加快发展步伐,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临汾人民负重爬坡,重塑辉煌,逐渐走出了安全生产事故的阴影,扭转了被动局面。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总量在全省的位次上升到第四位,财政收入结构明显优化,一般预算收入在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位次名列全省第一。

勤劳智慧:开创美好未来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近年来,临汾经济发展遇到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生产安全﹑能源原材料消耗高等等。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多年来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蓄势发力,严峻的情势摆在420万临汾人民面前。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临汾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新型工业大市、区域中心城市、中西部经济强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勾绘了临汾美好的发展蓝图。任务光荣而艰巨,如何实现这一美好蓝图?
对此,我们别无选择。展望未来,实现转型跨越、先行发展,再造一个新临汾,要早日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好家园,既需要良好的发展机遇,更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传承和发扬勤劳智慧的临汾精神,这是发展的要求、是时代的召唤。
“临汾精神”是临汾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软实力。大力弘扬“临汾精神”,就是要围绕转型跨越、先行发展,引导全市上下振奋精神,把心气提起来,把劲头鼓起来,为再造一个新临汾提供强大的政治资源保障。而继承发扬勤劳智慧的精神,就是充分发挥临汾人的聪明才智,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等不靠,以只争朝夕、奋发向上的工作干劲,千方百计抓住和用好历史性大机遇,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不断开创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作者系市委讲师团讲师  许新年)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