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金融行业承担了更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使得与国外银行相比显现出人员多、包袱重、经营手段单一、发展速度缓慢四大薄弱环节。当今只有亟待补充好四大新鲜“血液”,才能与进驻的国外金融机构抗衡,并真正与其携手并肩共同拥有市场。
需注入业务知识“新血液”。过去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在金融界处于垄断地位、政府的庇护、竞争的缺乏使队伍群体知识结构提升缓慢。现今都已相继上市,这就意味着首先要向这支队伍源源不断地输入知识的“新血液”。要根据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和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通过知识传输,培养适合新业务和岗位要求的风险管理、理财、交易等专业技术人才;结合面向市场需求,培养“三农”问题专家等等。要改变银行现有人员知识结构的现状,就要变现在的“每月行长授课制”为今后的“教授、专家授课制”,充分运用银行远程教育视频特有的优势进行全国统一授课。各省、市分行可根据自身实际和特色,再适当加进授课频次和内容,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支适应于“股改”、适应于时代、适用于市场竞争的知识型员工队伍。
需注入特定人才“新血液”。盈利是银行利润的源泉、是银行赖以生存的根本,作为银行企业,经营的首要目标是利润,而实现这一利润最大化的是人才。在业务发展方面要先人一步就要首先拥有一批创先、抢先、争先的新型人才。在基层特别是县级以下支行,最重要的是引进客户经理、理财人员、风险经理等特殊型人才。对上级行,需要一大批掌握金融、国际金融、计算机信息与技术、市场营销型的包括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内的高学力人才。这样才能有效、快捷地掌握新型的金融管理、产品营销、信息传输、风险控制利器,为上市后的国有银行闯出一条道路,赢来一片天地。
需注入金融产品“新血液”。长久以来,大多数的国内商业银行都将其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经济中心城市以及大型企业客户的身上,业务模式高度趋同、产品种类基本一样,除存、贷两块主体业务外就是代售基金、代理保险,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出现,利用空间也在不断缩小。这就要国有银行打造适合客户需求、占领市场区域的特色产品。现在,国内各大银行基本放弃了农村的小额贷款,主要是认为风险较大,其实风险与利润并存。只要充分利用好现代的科技手段,把好评定信用户第一关,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卡”,不再进行繁琐的贷前调查、贷中检查、贷后审查,只要农民需要贷款,用卡在ATM机上轻松一划,便可拿到贷款。对于当地的其他“龙头企业”也可采取评定信用等级的形式,发放“企业绿色贷款卡”,这些客户可凭借“企业绿色贷款卡”直接刷卡贷款。银行可利用网上银行等优势条件,进行利息收回等操作。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为客户提供了方便。其它特色产品可因地、因时,进行不断研制、开发,并源源不断地进行注入。
需注入防范体系“新血液”。在西方国家把金融行业归类到高风险行业。现在的国有银行内部控制水平相对薄弱,控制分散和控制不足并存,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控制体系。上市后的各大国有银行,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市场业务风险管理。同时要积极主动导入国际一流标准的现代银行风险控制体系。针对“三农”市场分散、信用环境有待改善和缺乏抵押担保品等特点,探索建立能切实防范风险、又不影响效率的风险管理机制。同时要不断更新十大防御系统的科技含量和防控内涵。
总之,国有银行要真正在市场竞争中站得住、跑得快,并实现“质”的裂变,就必须注入以上几种“新血液”,不然改制后的银行难以应对市场变幻莫测的风浪,更难以承载“股改”上市初衷的重任。(杨午阳 张行远 宋红权)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市工商局尧都分局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下一篇: 干部读书莫“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