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支持关工委工作保证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2011-05-12 09:1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为关工委开展工作创造基本条件。
在学习东鲁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首先充实加强了乡村两级关工委组织。经过多方面考察,确定了热心下一代工作、具有20多年工作经历的年富力强的赵宝生同志任乡关工委主任,由党委副书记丁春贵分管这项工作,吸收组织、宣传、妇联、团委、联校、司法部门领导和几位有影响的“五老”人员共11人组成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同时在全乡积极动员70多名“五老”人员,充实了村级关工委班子,各村党支部书记任关工委主任,安排本村的一名“五老”同志为执行主任,各村小学校长为关工委副主任,使全乡关工委形成了完整的组织网络,为开展关工委工作提供组织保证。乡关工委健全了例会制度,学习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每月10日召开工作例会,在听取各村关工委汇报工作后,安排部署下月的具体活动计划,无论是校外辅导、宣讲报告、传统教育,还是民事调解、做好公益等,乡村两级关心下一代工作都出现了新局面。
二、常抓不懈、排忧解难,为推进关工委工作做出根本保证。
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关心下一代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工作,是全社会的工作。关工委是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的群众性工作组织,他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投身到关心下一代的崇高事业中来。
我们枕头乡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程,规定每半年召开一次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听取乡关工委工作汇报,认真研究,全面安排关工委的工作。平时我们不定期接受关工委工作汇报,年终要进行总结安排,做到了会上有布置,会后有检查,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乡党委对关工委做到了“五个要”:关工委工作要认真对待;关工委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关工委的重要会议领导要到会参加;关工委的活动经费要确实保证;对关工委的同志要尊重关心;真正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为老同志发挥优势奉献社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一是做到知情。随时了解老同志在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分管领导对老同志要做到汇报必听,请示必答,约见必接,开会必到,以更有力的指导关工委工作。二是做到解难。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我们为乡关工委解决了2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一间,制作了“关工委、老干部”联合办公室的牌子,购置了沙发、茶几、桌、椅、公文柜及办公用品,每月为乡关工委主任补助100元。三是为关工委订有《中国火柜》《关心下一代》《临汾日报》等杂志报纸。四是解决了每月关工委工作例会和老年节的生活费用,解决了区关工委开会乘车、住宿和平时工作中的电话及材料打印费用。五是为关工委工作制作了各种版面,关工委活动经费,每年资金完额拨付。在发挥老同志“老有所为”的同时,我们增添了象棋、扑克、军棋、跳棋等文娱用品,使他们老有所乐,极大地鼓舞和促进了关工委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五老”队伍建设,使之保持持久旺盛的工作激情。
“五老”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力军,为了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我们通过乡关工委例会学习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和外地经验、定期汇报交流各村开展工作的具体做法,帮助“五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升工作能力,紧跟上时代步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枕头村关工委在创办家长学校、建设“一室三校”、开办“图书室”等工作方面,行动早、起步快、收效好。乡关工委在枕头村召开了有各村主干、家长代表和“五老”人员参加的现场会议。区关工委和区老干部局有关领导亲自参加了这次现场会,使到会人员深受鼓舞,促进了全乡各村创办“家长学校”的工作,使家庭、学校、社会紧密地结合起来,关心教育青少年。苍上村关工委主任78岁的退休教师张建国同志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捐资助学,20年来捐资近2万元,使15名学生各有成就,乡关工委总结宣传了他的感人事迹,在全乡形成了尊师重教的好风气。桑岔村前米居村民组,退休干部王文星,王斗村退休干部张刘生、李田生、贾凤祥等同志,主动组织起矛盾纠纷调解领导组,及时处理了本村司机与金殿镇贾坪斗村司机,因矛盾激化,两地将要组织的打群架纠纷,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的发生,促进了农村稳定,受到了两地村委及群众的称赞。所有这些充分说明“五老”人员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功不可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意义深远重大。我们乡党委、乡政府要更加重视支持关工委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的工作,努力开创我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