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应把握好“三个关键”

2012-07-14 08:2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陈纲

一、建设高素质的“两支队伍”,夯实基层统战工作基石
(一)建设高素质的统战干部队伍。统战干部队伍作为提高统一战线科学化水平的具体实践者和推动者,他们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统战工作的成效。加之,统战工作的政治性很强、人情味很浓、艺术性很高,这就要求加快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干部队伍,才能更好地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才能更好地适应霍州转型跨越、率先发展的要求。只有坚持做到“四个务必”,才能建设高素质的统战干部。一是务必德才兼备,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的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统战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务必求真务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搞形式、不图虚名,只干实事、只求实效,在统战对象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形象;三是务必开拓创新,统战工作需要创新的方面很多,可以创新的空间很大,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善于突破条条框框、开拓创新;四是务必团结奉献,在工作中能够分工协作、互相帮助、相互配合,且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智慧和力量倾注到统一战线工作中去。
(二)建设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对于 进一步提高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水平和成效,不断推动统一战线事业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代表性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要始终坚持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一方面,全面正确地看待党外人士,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看大节、看主流、看发展,而不求全责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另一方面,不断拓宽党外人士的选拔渠道,不仅要立足统战部门自我发现,也要注重发挥社会的力量,通过各种渠道推荐优秀党外人士。二是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对党外人士的教育培养,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使他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三是必须积极培养选拔使用。要有意识地为党外人士成长创造条件,把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选拔优秀党外人士在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并切实保证他们有职有权有责,为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二、找准助推发展的“三个着力点”,彰显基层统战工作作用
(一)找准服务经济着力点。统战工作要时刻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围绕经济抓统战,抓好统战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找准服务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切实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一要发挥建言献策的优势。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的优势,以各民主党派为主体,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参考,为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二要发挥优势招商引资。充分利用统战部门“联络点、感情线和人脉网”作用,依托统一战线独特的优势,以工商联、侨联等组织为载体,通过开展各种联谊会、经贸恳谈会、项目推介会、工作交流会等,千方百计引资引智,为招商引资工作做好牵线搭桥和服务工作。三要务实有为建设新农村。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要与新农村建设实现有效对接,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一方面,引导非公经济把资金项目优势向农村转移,与重点农村对接帮扶,建设“示范点”“样板村”,并通过现场交流、经验推介等形式,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引导转变发展方式。另一方面,要引导统一战线知识分子、科技人员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结合起来,把人才智力优势向农村辐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农村发展速度。
(二)找准维护和谐着力点。要切实把统战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积极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引导社会各阶层人士为国家解忧、替社会解难、帮百姓解困,真正使基层统战工作成为党委的得力助手。一是在维护稳定上有新成效。多做消除误解、增进理解、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把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在关注民生上有新突破。实施统战民生工程,组织非公经济人士深入开展“回报社会感恩行动”和扶贫送温暖、结对帮扶、对口联系等活动,多办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使统一战线成为党委、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三是在团结群众上有新作为。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协助党委和政府把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顺应民意,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找准合作共事着力点。一要真心实意广交朋友。与党外人士交朋友是统战工作的灵魂。要坦诚相见,以心交心;要求同存异,听得进逆耳之言,增强在共同基础上的团结;要互相学习,注意取党外人士之长、补己之短;要努力营造党外人士良好的工作氛围,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二要虚怀若谷广纳良言。要调动和发挥党外人士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其积极参政议政,围绕事关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踊跃建言献策。党委、政府在制定和执行重大决策过程中,多征求和采纳党外人士的意见与建议,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发挥积极作用。三要同心同德广泛合作。“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统战工作的主题。新形势下我们要擂响“同心”大鼓,深入开展共识教育,深入开展“同心同力建霍州”实践活动,凝聚各领域、各阶层力量,巩固和壮大基层爱国统一战线。
三、形成高效能的“四项机制”,激发基层统战工作活力
(一)强化党的领导机制。基层党委应把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把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骨干一线抓的责任管理机制。党委会议要定期听取统战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并安排部署统战工作;统战部门必须定期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保证统战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二)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要建立由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有关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一是要强化统战部的职能作用,当好“领头羊”的角色;二是要明确归口与协调并重,在进一步强化统战部归口管理和联系指导的基础上,将政府有关部门纳入统战工作协调机制的范围;三是要建立相应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如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联席会议议事制度、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等,不断促进基层统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三)健全目标管理机制。把统战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中,与党委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明确任务指标、规范管理措施、严格任务落实、保障工作经费,切实营造出人人有压力、有动力的工作状态,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条不紊地落实。
(四)完善宣传调研机制。要切实加强宣传,不断提高统战工作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形成强大的宣传阵势,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建立“大统战”工作格局。要围绕统战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措施,要发挥机关调研的整体效应,有效形成统战工作的整体合力。(作者系霍州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