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冠救治专家组组长、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刁士琦就如何科学应对“二阳”答记者问

2023-06-20 09:00:53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近期,多地出现了散发新冠疫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例是二次感染。如何科学应对“二阳”,成为广大市民普遍关心的话题。日前,市新冠救治专家组组长,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刁士琦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

  问:当前,新冠病毒流行情况呈现怎样的特点?

  答:自5月以来,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量以及在发热门诊发现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数量都在逐步增多,其中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较轻。专家们预判,由XBB系列变异株引起的疫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到6月中下旬可能出现感染高峰,但是全国整个疫情防控形势还是平稳可控的。

  问:哪些人是“二阳”的重点人群?

  答:“二阳”主要集中在三类人群:既往免疫低下、高龄、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未接种或是未全程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此外,需重点关注养老机构、医院、学校、商场、超市等重点机构及重点场所的工作人员。

  问:“二阳”后有哪些症状?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答:二次感染后,大多患者会出现咽痛、咳嗽、低烧等症状,可对症服用利咽、止痛、止咳、退热等药物,同时增加饮水、注意休息。需要注意的是,“二阳”后无需惊慌,更不要盲目囤药,以免造成浪费。

  问:感染早期需要用抗生素吗?出现哪些状况需及时就医?

  答:新冠病毒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的,大多数情况下无需使用抗生素,通过充分的休息与适当的对症治疗,3至5天内发热及全身症状均会有明显缓解。

  如果出现服用退烧药后仍发热超过38.5℃,并持续超过2天;抽搐;呼吸困难或气促;不能保持清醒;胸部或腹部疼痛;持续不能饮食;腹泻、呕吐超过2天等,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问:“二阳”后需要隔离吗?

  答:二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通常不采取强制隔离措施,可以自行选择自我居家休养,日常做好防护措施即可。自我居家休养,不仅能帮助身体恢复,还能避免发生传染。患者日常要做好防护措施,注意给居住环境消毒、通风。如果需要外出,尽量佩戴好口罩,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尽量避免传染给他人。

  问:“二阳”后可以洗澡、运动吗?

  答:当处于急性高热严重时期时,一般不建议洗澡。一方面是洗澡会耗费体力,另一方面洗澡容易受凉,加重病情。年老体弱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结合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在恢复阶段,身体各项机能相对较弱,不要过早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应由“慢”到“快”,把握好运动的“度”和“量”。

  问:“二阳”是否会留下后遗症?

  答:根据医院就诊情况来看,大部分患者“二阳”的症状普遍比“一阳”时更轻。首次或二次感染后,无症状、轻型及中型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后遗症;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可能会出现肺功能减弱以及失眠、乏力等症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可逐步恢复。

  问:“二阳”后还会“三阳”吗?

  答:新冠病毒存在变异性,从理论上推测“二阳”之后有可能“三阳”。不过,随着毒株变异减少,毒株稳定以及毒性减弱,此前形成的抗体依旧可以帮助降低感染的风险,并且之后即使再感染,症状也会有所减轻,病程也会缩短。

  问:多次感染对身体危害大吗?

  答:每次感染,体力都会消耗一些,当受到足够多的感染后,消耗会达到一个危险区域。所以,要加强自我防护,尽量避免感染或晚感染。感染后,要积极进行治疗,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和防止发展成重症。

  问:还没有“二阳”的人群该如何保护自己?

  答:未被感染及已感染人群都要继续做好科学防护:居家时,注意勤洗手、多通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作息规律、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以提高身体抵抗力;外出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超市、商场、影剧院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场所,建议佩戴口罩进行主动预防;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要尽快完成接种。通过这些措施有效保护自我,预防病毒感染。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