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森林火灾高风险期。近期,多地突发山火,若未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或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清明节临近,再为我们敲响警钟,如何预防森林火灾?3月31日,市应急管理局火灾防治管理科负责人赵宏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赵宏伟说,各单位、组织以及广大群众要时刻保持警觉,留心各种防火安全细节。进入山林区域时谨记这些要点:不准携带火种进山。禁止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森林。山林内使用明火稍加不慎就会引发森林大火。不准在林区吸烟点火照明。一个未熄灭的烟头,足够点燃整片森林,禁止在林区乱扔烟头及点火照明。不准在林区野炊点燃篝火。林中有枯枝、树皮、残叶、杂草等易燃物,野炊、点燃篝火等都能引起火灾。不准在林区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提倡文明祭祀,不在林区上香烧纸或燃放烟花爆竹等,不经意的一个火星,也许会成为一场生态灾难的开始。
不准炼山、烧荒、烧田埂草。放火炼山、烧荒、烧田埂草、堆烧极易引发森林火灾,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会直接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准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监护人应加强管理教育,使未成年人认识到玩火的危险性以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做到无论何时都不能玩火。不准乘车时向外扔烟头。烟头虽小,但其表面温度一般都在200℃,中心温度高达700℃至800℃,很容易引燃森林植被。不准在林区内狩猎、放火驱兽。在林区狩猎、放火驱兽的同时,不经意间掉落的小火星,可能引燃周围的植被从而引发森林大火。不准在野外烧火取暖。野外生火取暖,这类火源如遇到大风天气,极易引燃周围植被,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