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识别助贫困农民脱贫

2014-05-23 09:37: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根据中央和我省对建档立卡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的要求,近日,我市启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为做好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奠定基础。就如何做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记者采访了市委下乡办、扶贫办主任杨刚杰。

记者: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杨刚杰:建档立卡的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2014年年底前,我市将对42.72万贫困人口和776个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全面构建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为扶贫开发决策和精准扶贫奠定良好基础。

记者: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的内涵要求是什么?

杨刚杰:一是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解决谁是扶贫对象和因何致贫这个基本问题。二是明确帮扶主体,摸清帮扶需求,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如何针对性帮扶和谁来帮扶这个基本手段。三是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解决宏观扶贫开发工作形势分析这个决策依据。

记者:如何精准识别贫困户和贫困村?

杨刚杰:贫困户的识别标准是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为识别标准,以户为单位,家庭总收入减去生产经营费用总支出除以家庭人口,在此标准下的农村家庭,识别为贫困户。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申请贫困户:(1)现有能够满足生活条件居住房,又新建住房的;在城镇购买商品房(不含因灾重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拆迁房屋)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2)家庭月水电燃料费、通讯费明显高于当地农户的;(3)家庭拥有机动车辆(残疾人代步车、农用手扶车、农用三 轮车除外)、工程机械及拥有大型农机具(赠予除外)的;(4)配偶一方或子女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的、自费出国留学的;(5)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6)长期(两年以上)不在本村居住的;(7)对群众有质疑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8)具有其他不符合扶贫开发对象的情形。具体到村识别贫困户时,可能会遇到标准虽然明确,但农户的家庭收入情况不好确定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就要运用好民主评议这个方法。农户提出申请后,各行政村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评议时,要防止亲戚、家族作用的干扰。同时,要做好两次公示:一是村级初选后公示,二是乡镇审核后公示,真正做到对识别出来的对象无异议,村民认可。

贫困村的识别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控制在全省贫困发生率的两倍以上;行政村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对于识别出来的贫困户、贫困村,要确定结对帮扶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并要通过填写《扶贫手册》和《贫困村登记表》固定下来。各级包村领导干部、驻村干部、机关扶贫工作队无疑是承担结对帮扶的责任主体,要依托这些干部拓展结对帮扶责任主体的范畴。

记者:如何做好精准扶贫和建档立卡工作,具体措施有哪些?

杨刚杰:建档立卡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程,我们将坚持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资金分配与 扶贫瞄准及成效相挂钩,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精准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并将其作为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扶贫部门设立相应机构,一把手亲自抓,精心组织部署,加强指导协调,抽调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此项工作。二是强化宣传培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召开市、县、乡(镇)、村会议,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结对帮扶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户和每个行政村,做到家喻户晓,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三是明确责任分工。市扶贫办负责分解到县规模,协调服务对县级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工作的督促检查;县级负责到乡、村规模,贫困户、贫困村的确定,负责乡(镇)、村两级相关人员的培训并组织完成建档立卡工作。四是规范操作程序。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工作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要全程公开、接受监督,体现结果公正。五是保障工作条件。各市、县要高度重视,落实相应工作经费,用于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必需的宣传培训、材料印制、数据录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六是严格督查考核。省扶贫办将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组织核查,核查情况特别是准确率将列入2014年扶贫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奖励资金分配挂钩。我们将严格按照有关方案规定,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高质量地完成建档立卡工作,为全市的扶贫开发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