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自全市开展“一带一盔一道”专项宣传整治活动以来,戴头盔出行的电动车、摩托车驾驶者越来越多。同时,不少驾驶者心存疑惑:“市面上的头盔从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选哪种才合格、安全?”
这段时间,头盔显然成了“热经济”,不仅仅是电动车、摩托车专营店引入了这项新商品,不少小商小贩也加入到“售卖大军”。在市区临钢立交桥桥下,几百米的路程就有四五家专营头盔的小摊,各家生意都不错。
其中一位摊主表示:“听说要严查,这几天买头盔的人特别多。大多人选得都是20元至35元之间的头盔,虽说也有价位相对高一些的,但是无人问津。”相邻的一名摊主随即接过话茬,“其实,头盔的质量与价格是成正比的。坦白讲,便宜头盔的材质相对劣质,不经磕碰,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
事实上,不少顾客也清楚这一点,但仍热衷于“淘便宜”。市民曾女士也曾抱有这样的想法,直到从地摊买回来的25元头盔被孩子玩坏了,她才意识到戴头盔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自己。
“孩子贪玩,不小心把头盔掉在地上、不过轻轻一摔,头盔瞬间就破了。可想而知,如果戴着它上路多不安全。”曾女士以此提醒众人,“这样的头盔不如不戴,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而忽视了安全。”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发布消费警示,为消费者“支招”:选购头盔时,以玻璃纤维层压结构最好,应留意内侧是否装有防冲击衬垫,与头部吻合的表面衬垫材料为稀网眼衬布,衬垫上应开有深度在10毫米以上的通气槽;摩托车头盔是否符合gb811-2010标准和是否属于3C强制认证产品,重量不宜超过2公斤;头盔应不闷气、视野开阔清晰,能清楚地听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且行驶中不应有震动和其他杂音;头盔风镜镜片清晰无色,韧性好不易破碎,以确保视力不受影响。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