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6月24日傍晚,突如其来的强对流大风天气席卷市区,造成多处广告牌脱落、围挡倒塌、彩钢破损、树木拔起……
就在强风尚未消缓、降雨紧随而至之际,临汾燃气公司管线所已组织了15个小组,紧急奔赴城市燃气管网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地方。迎着缓缓而至的夜幕,这些忙碌了一整天的燃气人没有二话,拎起手电筒就走。
风雨就是命令
当天下午,眼看着天色不对,巡检班里就陆续有巡检员给家人打电话,提前告知“可能要加班”。每逢大雨,雨后及时巡检已经是工作常态,这些常年守护燃气管线运行的人心里都有数。
强风刮起不到十分钟,管线所所长张伟就接到了公司领导的指令:“风太大,提前组织好人,备好抢险物资,随时准备出发巡查,一定要保证正常供气。”
几分钟后,分管巡检的副所长、巡检班的班组长们全到了张伟办公室,大家摊开管网图纸,商量任务分工。
“跨桥管线必须查,穿高速的这几处涵洞必须查,门站和重要的调压站也得查……”张伟指着每一个关键部位安排着,那都是输配管网中的重中之重,哪一处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需要巡查的地方敲定了,张伟想了想,又指着4处燃气管线施工现场说:“这些地方也得看,看有没有雨水倒灌、围挡倒塌。”
连自己在内,张伟确定了30人的巡查队伍,两人一组,立即行动。
大风还在继续,雨水也哗啦啦地下起来。经过短暂的准备工作,15个小组鱼贯而出。
坚守就是担当
即便是晴天巡检一趟跨汾河燃气管线桥也不是易事:要手脚并用爬上桥,在二三十厘米宽的钢板上往返近两公里,步行通道下方就是汾河……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巡检则更难。副所长郭志芳带着巡检员邢昊龙,一人一把手电筒,照在黝黑的管线上一寸一寸地看,特别是焊接点、支撑处。头顶的雨一会儿一阵,十几米高的地方也没有能躲避风雨的地方,一趟下来俩人都被淋湿了。
屯里门站是市区供气的气源门站,承担着十万余户用户用气量的90%以上。从这里到市区首座燃气调压站——工业路调压站的管线有11公里,是这次紧急巡检中距离最长、重要节点最多的一段。张伟主动承担,和另一名巡检员一起跋涉荒滩野地,穿涵洞、走河道,不放过任何一处重要部位。巡检完回到家时,已经超过凌晨1时。
位于涝洰河公园内的跨河管线位置偏僻,仅从停车处走到管线前就有很长一段距离。巡检员郝伟和闫婷深一脚、浅一脚,在恶劣的天气中没有一丝敷衍,认真完成了巡查工作。
正是这些在夜幕中坚定前行的身影,保障了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
安全就是责任
“解放路茂源小区门前、生资巷南口的作业坑检查结果:围挡完好、防汛措施完好、防尘覆盖完好、警示标示完好。”晚11时,郭志芳接到生产班长任峰峰的汇报信息。
任峰峰和张琪负责检查燃气施工现场。当晚,受降雨影响,市区多处主干道发生交通拥堵,他们也被堵在路上。“围挡有没有倒塌?坑里有没有塌方?”几个人看着前方堵塞的交通非常焦急,找到停车位后,几个人步行前往现场。
半夜时分,各小组的巡查结果一一报回。这次紧急巡检中,管线所共巡查管线180余公里、重点部位310余处,清理了11处散落在燃气设施周边的树枝杂物,对3处存在积水隐患的地方采取了挖排水槽的措施。
这是一次紧急巡检,更是一次检验队伍应急反应能力的实战。张伟说:“大家迎风冒雨、加班加点,没有一句抱怨与不满,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我非常感动。事实证明,我们的巡检队伍是一支可靠、可信,有战斗力的队伍,能够有力保障市区燃气管线的安全稳定运行。”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