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这是一次智慧与矛盾的对接;
这是一次办法与问题的博弈;
这是一次专业与知识的碰撞。
12月2日至3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专家咨询服务山西行的领导、专家走进临汾,围绕我市人才强市战略、生态修复治理和污染防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课题,把脉问诊,对症施治,助力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来我市的专家团队分为生态环境、化学化工两个专家组,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徐文青、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金珠、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玉然和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李剑锋等业内专家。
两天的时间里,专家们入企业、进校园,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座谈、专题报告会等活动,充分发挥各自专长,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思路和指导性意见,反响热烈、影响深远。
实地调研 精心“把脉”
12月2日清晨,美丽的汾河沿岸薄雾弥漫、寒气袭人。冒着飘零的雪花,徐文青、马金珠、李玉然三位专家前往市区唐尧大酒店和临汾技工学校,攀爬上高高的楼顶查看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点。
“市区国控点的分布情况什么样?”“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临汾采取了哪些治污措施?”专家们问得仔细、听得认真、看得全面,详细了解我市采取的各项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通过对数据变化的分析,马金珠感慨地说:“临汾市在地形不利、气象条件不利、环境容量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持续不断地减排措施,空气质量逐渐好转,取得了不俗的减排成绩,实属来之不易。”
随后,专家组一行前往襄汾县山西光大焦化气源有限公司和山西万鑫达焦化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
光大焦化公司是全国首家焦化行业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该企业累计投资10亿余元,建设完成了物料场全封闭、焦化废水提标改造及深度治理、干熄焦配套发电、烟气脱硫脱硝、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等环境治理项目,重点实施了全国首家焦炉炉体封闭项目和无组织管控一体化平台项目。
在生产厂区,专家们从全封闭煤场到备煤车间,从煤化工与生活科普馆到环保能源管控中心,一路走、一路看,详细了解了焦炉废弃脱硫脱硝的运行情况、干法熄焦的减排数据、无组织管控平台的建设等情况。
马金珠向企业负责人提出建议:“要进一步加强精细管理,将生产管理和环保管理有机结合,在企业发展中做好整体规划,实施源头减排,充分依托科技支撑实现精准治污、科技治污。”
“专家的建议非常精准。”光大焦化公司负责人说,“我们在环保投资上不遗余力,可以说所有能治理的方面都在努力尝试。下一步,我们要在源头减排方面多下功夫。”
座谈交流 精准“开方”
干净整洁的高炉主控室里,大屏幕上显示着炼铁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数据;炉前平台,两座高炉被银白色的栅栏团团围住,整个出铁场处于全封闭状态;四周的墙体上,企业文化的标语异常醒目——这是晋南钢铁集团的2×1860m3炼铁高炉生产现场。
12月3日上午,马金珠、李玉然两位专家走进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了企业在炼铁、烧结、焦化等生产环节的治污设施和技术工艺。
“我们配套建设了国内最先进的烧结活性炭脱硫脱硝、高炉煤气精脱硫等环保设施,率先达到国内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标准。”企业负责人自豪地说。
“临汾的企业环保设施完善、治污工艺先进。”李玉然表示肯定并提出建议,“你们应该在运行过程加强监测,在控制技术和监测技术上下功夫,进一步做好环保管理。”
随后,专家们前往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来到企业的智能管控平台,认真查看数据变化,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该公司总经理张锐对专家们提出的建议非常认可,他说:“专家组到我们公司调研,为我们提出了非常有深度的指导意见。比如在原料置换中,球团置换烧结就是从源头治理,为我们明确了下一步改善源头治理的方向,这是我们收获最大的地方。”
当天下午,专家们参加了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座谈会,与尧都、襄汾、洪洞等7个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及4家重点焦化、钢铁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交流座谈。
“对我们来说,联防联控的难度比较大,科技治污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环境容量小,科技手段少,在科技治污上还有什么办法”……会上,大家积极发言,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李玉然在座谈中提出:“源头减排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下一步应该加强成因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持续不断地对污染物进行治理。”
学术报告 精确“出招”
12月3日,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四楼的报告厅里,徜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来自厦门大学的李剑锋教授向师生们作《拉曼光谱原位分析反应过程》的学术报告。讲者,有理有据;听者,全神贯注。
李剑锋教授是专家咨询服务活动山西行化学化工专家组成员。他在山西师范大学考察了磁性分子与磁信息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地了解实验室磁性测量、薄膜生长、扫描电镜等方面的科研进程及成果,并向师生们作了专业性极强的学术报告。
随后,他与山西师范大学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进行了座谈。面对这位业内“大咖”,青年教师们争相发言,抛出一个个问题:“如何处理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科技成果转化有什么样的途径?”……
面对诸多问题,李剑锋一一回复,并分享了自己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的经验和趣事,鼓励青年教师们要打好基础、抓好学业,专注课题、潜心研究。
该学院2019级研究生赵瑾说:“专家老师的报告让我受益颇丰,他的科研不单单停留在实验室,更投向了市场,让我认识到成果转化的魅力。同时,我们也要学习他做科研严谨认真的态度。”
当天下午,专家组还前往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就企业在科研、技术等方面遇到的难点进行了交流座谈。
两天时间,专家们在调研中提出了许多好建议、好办法,反响热烈。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永芳说:“各位专家对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重点焦化、钢铁企业以及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调研,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意见建议以及具有前瞻性的治理思路,让我们深受启发、受益良多。”
行程结束之际,面对各企业强烈的合作意愿,马金珠真诚地说:“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正是我们实验室主要的研究方向。我们可以与临汾进一步合作,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把实验室先进的技术成果带到临汾来,实现产学研的深入合作,助推临汾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