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智红,该起床吃饭了。来,咱们先穿衣服。”
2020年12月26日8时30分,上完夜班刚回家的孙建华,就忙着照顾丈夫。扶正、揽腰……一系列动作后,只见身高只有1.5米多的孙建华熟练而又艰难地将身高1.7米、体重60公斤的丈夫段智红抱了起来,开始一天紧张而有序的生活,洗漱、喂早饭……
从段智红第一次发病至今,孙建华在丈夫身边已守护整整8年。
命运突变
今年46岁的段智红,是临汾经济开发区北城镇北孝村村民。“2012年11月4日,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天。”孙建华说,“当时,我丈夫还是临汾新立医院的一名救护车司机。11月3日晚,他给我打电话说自己有点不舒服,因为他身体一直特别壮,所以我也没在意,只是叮嘱他注意休息,别太劳累。”
11月4日早晨,正准备上班的孙建华再次接到丈夫的电话,“我现在在医院值班室,你快过来。”说完电话就挂断了,听到这个消息,她心里一惊,匆忙赶往医院。当她赶到医院时,丈夫已被确诊为大面积脑梗死。听到这个消息后,孙建华顿时瘫坐在地上,她始终无法相信,身体向来强壮的丈夫怎么会突然病倒呢?等到段智红的病情趋于稳定后,孙建华带着丈夫四处寻医问药,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后,丈夫的身体逐渐好转,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为了给他治病,不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还借了许多外债。”孙建华说,为了早日还清债务,她一边照顾丈夫,一边打工。
雪上加霜
然而,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个命运多舛的家庭。
2016年11月7日,正在上班的孙建华突然接到婆婆的电话,“智红不知道怎么了,突然不停地抽搐,你赶紧到医院来。”来不及多想,孙建华放下手头的工作匆匆赶往医院。
“病人是因为脑梗死而引发的癫痫,我们会全力抢救,但你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医生的这番话犹如晴天霹雳,让孙建华痛不欲生。经过一周的抢救,段智红的病情逐渐好转,成了一名瘫痪卧床的病人,身边离不了人。
自那时起,孙建华便辞去工作,时刻陪伴在丈夫身边,帮他做康复治疗。由于每天都需要清洗衣服、尿垫,孙建华手上的皮肤和指甲都开始脱落了,在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免疫力低下。
“现在,他只有三岁孩子的智力水平。”孙建华说,她和丈夫每个月用药都要花费不少钱,和婆婆商量后,她决定白天在家照顾丈夫起居,晚上则到附近一家酒店当房嫂,用这份工资维持日常开支。
“8年如一日地照顾生病的丈夫,像她这样的媳妇,还真不多见。”邻居茹凤兰见证了孙建华两口子从结婚到生病后的生活,“即使家里有病人,他们家多会都被收拾得干净整洁,一点怪味都没有;天气暖和时,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孙建华推着她丈夫在外面遛弯。”
爱你如初
在孙建华看来,两人从相识、相恋到成家,既然选择了彼此,就应该相互照顾一辈子。提起往事,孙建华的眼神中流露出满满的爱意。
1990年,当活泼开朗的孙建华与外貌俊朗、言谈诙谐的段智红相遇后,彼此产生了好感。
经历三年多的恋爱后,两人组建了家庭。丈夫勤劳能干,妻子温柔贤惠、勤俭持家,婚后的幸福生活让周围的朋友羡慕不已。后来女儿出生,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更加圆满,两口子干劲十足,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我妈妈这些年真的太不容易了。”他们的女儿段彤说,“除了照顾生病的父亲,还要赚钱维持生活,但她从不抱怨。我有时不解地问妈妈‘经历这么多辛酸和艰难,为什么对爸爸的照顾始终如一呢。’”“照顾你父亲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只要他在,咱们这个家就是完整的。”
真爱无私,真情永驻。8年来,孙建华用孱弱的肩膀撑起这个家,她一如既往,无怨无悔,给了丈夫一个妻子能够给予的一切。孙建华用不离不弃的坚守,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记者 贺军泽 孙哲峰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