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抓好生态环境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政府“过紧日子”换人民群众“过好日子”,传递出浓浓的民生暖意。
采访中,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去年以来,市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出行更加便捷,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也通车了,靓城提质“三大行动”的效果尤其明显,城市变美、街道变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直线上升。
市民杜红亮在市区鼓楼北大街经营一家餐馆已有7个年头。他告诉记者,7年来,从道路改造到门店升级,自己亲眼见证了鼓楼北大街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鼓楼北大街的店面整齐统一,人行道宽敞干净,自己开的餐馆一下子就提升了档次,来吃饭的顾客明显比以前多了。“感谢政府的决策部署,让我们老百姓真真切切看到了临汾的变化,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65岁的市民张雪珠喜欢跳广场舞,还喜欢逛街,每天一大早都会乘坐公交车去市区鼓楼广场晨练。采访中,她由衷地说:“咱们临汾的公交车太方便了。年纪大了,孩子们不放心我骑电动车出门,没想到公交线路四通八达,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孩子们也放心。现在红卫路也通了公交车,出去转更方便了。”
市区财神楼南北街完成改造正式开通后,就成了张雪珠锻炼之余最喜欢逛的去处。“以前的财神楼南北街,电动车、自行车随处乱放,小商小贩占道经营影响交通。现在这条街可今非昔比,店面整齐美观,还设计了文化墙,街道的品位马上就‘高大上’了。听说还规划了专门的停车位,街道也宽敞了许多。以前逛街就是为了买东西,现在什么不买都想逛逛。”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去年一年来最大的感受,那肯定是‘震撼’!震撼于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的大手笔,震撼于临汾发生的巨大变化,更震撼于临汾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提起临汾一年来的发展变化,某教育机构临汾校区负责人王青顺感叹不已,“我们一直在说政府要关心老百姓,要为人民服务。什么叫关心?怎么为老百姓服务?咱们市委、市政府这一年来,就是以为民、惠民为出发点办好事、办实事,惠民生、得民心!”
王青顺家住市区向阳西路,对家门口发生的“巨变”也称赞不已:“现在的向阳西路既有颜值,又有气质,走在街上看着路两边的街景,心里美滋滋的。”王青顺表示,城市越来越上档次,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好环境和蒸蒸日上的好光景,自己要通过参加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主动融入助推临汾发展的行列,为维护城市形象出一份力。同时,他更笃定了突出品牌教育、做精做细做专本职的决心,希望通过一己之力为临汾教育培训可持续发展做点儿实事。
在临汾市红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海云看来,临汾的“亮眼”之处不胜枚举,“市区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碧水蓝天,晴空万里,西边的青山举目可见,汾河碧波潺潺,消失已久的野鸭子、芦雁、白天鹅又回到了汾河河畔。城市建设的大刀阔斧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出门开车的人少了,步行逛街的人多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临汾现在处处是景,都想走走看看……”
退休干部李临宏对全市的大事小情一直都很留意,用他的话说,“自己生活的城市,没有不关心的道理。”他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关注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年纪大了,对有关养老的政策越来越上心,会上提到民生改善方面的内容,第一条说的就是养老。我们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经常凑到一起聊天,看哪种养老方式适合自己。”
李临宏对“政府‘过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过好日子’”这句话感触很深,“很庆幸赶上了新时代、好时代,让我们既能‘晚霞满天’,又有机会实现‘余晖光明’。晚霞是党和政府给的关爱,我们非常感恩;余晖是我们想回报党和政府,大家伙儿都想通过发挥余热,为日新月异的临汾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
记者 郑静 张玉萍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