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调研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保供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小洪在市区靓城提质现场调研
市人大代表跨行政区域交流视察
人大代表在基层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人大代表在农特产品市场调研
市人大代表、襄汾县人民医院综合内科护士长张俊霞支援湖北
临汾新闻网讯 时间的刻度,清晰记录走过的路。翻开市人大常委会在2020年的履职日志,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份不负人民重托、履职尽责、收获满满的精彩答卷。
改进立法方式方法,审议法规草案4件,通过3件;聚焦全市中心工作,不断提高监督实效,对靓城提质工程、“20+3”城建重点项目、开发区建设、营商环境等开展专题调研;五级人大代表履职尽责,依托代表联络站,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000余件……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开拓奋进,聚焦全市发展大局履职尽责,为推进临汾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人大智慧和力量。
坚定政治站位
搞好自身建设
把对党忠诚铸入灵魂,把为民情怀融入血液。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常委会“学习讲坛”、召开学用交流会等形式,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三篇光辉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做到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奋进的力量,持续巩固和促进常委会班子和组成人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代表赴井冈山学习培训,不断用新思想定向领航、向新思想寻策问道,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工作站位,确保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生根。按照建设“五型机关”要求,优化机构职能,打造“智慧人大”,不断提升常委会机关的参谋助手和服务保障水平;加强对机关党组的领导,高质量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严格干部教育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锤炼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精诚合作、勤俭节约、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举办“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主题书画展,激发机关干部队伍担当作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加强理论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理论文章7篇,其中5篇被省人大工作与理论研究会评为一等奖。
始终坚定市委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严格落实向市委报告工作的政治纪律制度,把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重要工作、组织的重要活动、召开的重要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都及时向市委报告。把人大工作放到助推市委中心工作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谋划,按照市委确定的奋斗目标、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制定人大工作要点、立法和监督计划,保证人大工作与市委的要求同步同向。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下发的临汾市贯彻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山西省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的任务分解方案,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任务分解方案进行了重点学习和贯彻,切实增强了常委会组成人员铭记政治使命,划清履职边界,忠诚为党履职的政治自觉。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级代表的共同努力,一年来,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4件,通过3件,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10项,作出审议意见9项,检查和调研了7个方面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1人次。
改进立法方式
强化立法保障
去年,襄汾“8·29”坍塌事故发生后,市人大常委会仅用两个月时间完成了《临汾市农村自建房屋质量管理办法》的立法工作,这是全国首部关于农村自建房屋质量管理的创制性立法。
为确保法规质量,切实提高农村自建房屋安全管理能力,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常委会主任担任组长,人大、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双组长制”立法工作小组,统筹负责立法工作。法规起草过程中,工作小组多次征求省人大指导组意见,多次组织召开立法协调会、征求意见座谈会,及时调整立法思路,反复研究立法重点。草案形成后,又在太原召开了立法论证会,邀请省人大立法专家和实务工作者问诊把脉,对草案逐条逐句逐字进行了研讨论证,确保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以法治方式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改进立法方式方法,充分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结合我市转型发展实际,扎实开展立法工作的缩影。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探索建立统筹协调立法机制,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改进立法方式方法完善立法工作机制的意见》,突出人大主导立法,在法规立项、草案起草、审议修改等各个环节都提前介入、全程介入、实质介入,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加强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小切口”立法。审议通过《临汾市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进一步促进体育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体育设施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活动需求;审议通过《临汾市文明行为条例》,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推进城乡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法治保障。
常委会坚持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首次开展市市协同立法,坚持立法保护与绿色发展并重,持续构建具有临汾特色的生态环境治理地方法规体系。按照省人大安排部署,与长治、晋城三市协同开展沁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立法,结合临汾实际,制定《临汾市沁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已完成一审。
面对全新的立法形式,市人大常委会强化依法协同意识,多次与长治、晋城人大常委会工作专班就法规体例设置、条款内容、初审进度安排进行协商,达成共识,并赴晋城参加协同立法座谈会,有效保障了法规文本的协同性和融合性。在注重保护的同时,法规着眼临汾实际,设立了规范开发利用的相关条款,也为沁河流域绿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增强监督实效
服务发展大局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支持“干”、改进“为”、提升“治”、落在“效”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问题,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寓监督于支持之中,切实推动市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听取审议报告是人大法定的监督形式。市人大常委会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报告的审议质量上,持续抓好跟踪监督。
依法听取审议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等报告,围绕落实主要指标、重点任务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等提出意见建议。听取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执行财经法律法规、深入整改问题。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围绕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提出意见建议。两次审查和批准预算调整方案,全力支持市政府应对疫情冲击,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市委中心工作是人大监督的重心所在。紧扣全市大局,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对我市开发区建设进行了专项调研视察,听取审议开发区建设专项报告,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项目落地、加大科技创新等5个方面建议,推动开发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0年11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小洪带队,常委会副主任、部分常委会委员、驻临省市人大代表参加,实地查看了市区解放路老旧建筑拆除改造工地、解放西路水塔游园和水塔社区棚户区一期建设工地建设情况,听取项目负责人汇报,了解掌握各项工程进展情况。
陈小洪强调,要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结合到工程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科学谋划、精准部署,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城市特色。要提高工作水平,注重工作实效,加快工程进度,紧盯时间节点,牢固树立安全观,严把工程质量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全力打造经得起检验、人民群众信得过的精品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过实地查看和听取报告,委员和代表们对市区“20+3”城建重点项目和靓城提质工程建设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省人大代表郝斌元言辞恳切地说:“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公交车司机,每天穿梭在这个城市,看到临汾日新月异的变化,听到市民对临汾的赞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豪。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为临汾发展作出贡献。”
2020年12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我市选出的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对全市靓城提质工程、开发区建设、营商环境和文化旅游产业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市政府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代表们先后深入市区向阳西路、财神楼南北街、鼓楼周边提质改造项目和解放路老旧建筑拆除改造工程、鼓楼西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项目、尧都区百度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园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调研。座谈会上,与会省人大代表分别发言,对我市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省人大代表刘辉表示:“通过这次专题调研,更加深刻感受到临汾重点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作为临汾市选出的省人大代表,将继续立足全省发展大局,关注临汾发展、关心临汾需求,更多地了解临汾,立体化宣传临汾,多角度助力临汾发展。”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召开2次座谈交流会,走进代表联络站倾听基层群众对靓城提质工作的意见建议,倡导市县两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助力靓城提质、代表在行动》相关活动。代表们对城市建设工作纷纷点赞、备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的信心和决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民生需求,常委会听取审议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报告,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均衡发展。听取审议全市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情况报告,促进规范执法、公正司法。开展脱贫攻坚完成情况调研,听取审议全市脱贫攻坚完成情况报告,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吕梁山区生态保护和修复、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开展在“一个战场”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场战役”专题调研,依法作出《临汾市实施禁牧休牧轮牧促进林草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推动贫困地区加强生态保护,走高质量发展新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的重要形式。切实用好执法检查这一“法律巡视”利剑,逐条对照法规条文,配合全国人大、省人大对7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同时,对我市已制定的《临汾市燃煤污染防治规定》《临汾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临汾市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办法》4部地方性法规开展了执法检查,并跟踪监督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推动法律法规活起来、落下去。
提升履职服务
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和基石。一年来,广大代表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五级人大代表依托代表联络站,通过“集中进站履职月”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000余件;忠实代表人民利益,提出了一批与全省、全市大局高度契合、切实可行的高质量议案建议;积极参加常委会立法调研、监督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列席常委会会议,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广大代表主动投身一线、踊跃捐款捐物、积极建言献策,为守好临汾抗疫阵地作出了贡献。市人大代表、襄汾县人民医院综合内科护士长张俊霞就是驰援湖北的最美“逆行者”队伍中的一员。
市人大常委会以强化履职服务保障为重点,切实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联络站的质量和标准,先后2次组织市人大相关工作人员和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赴浙江、广西、贵州进行了专题考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代表联络站的管理方式和运行质量。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的活动方式,精心组织市人大代表在平川县与山区县之间、大县与小县之间跨行政区域交流视察,组织我市的省人大代表赴长治跨区域调研,使各级代表在履职中不断开阔思路眼界、了解发展趋势、站位发展大局。
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建议。改进代表议案建议交办方式,由常委会主任亲自交办,主任会议成员参加,各承办单位“一把手”亲自认领。采取“三公开、两见面”的办法,让承办单位和代表直接沟通,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既重“答复”,又重“落实”。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期间,主席团交付的12件议案都已审议完毕,代表在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提出的建议,全部在法定时限内办结并答复代表。
回望2020年,一次次审议监督、一场场视察调研、一份份建议意见,充分展示了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法定职权的坚实足迹。
只争朝夕加油干,不负韶华再出发。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永葆初心,依法履职,为临汾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人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记者 李卫红
图片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信息科提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