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一座城市,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临汾强而有力的社保体系为全市人民绘就了幸福的生活“底色”。
就业饭碗 端稳端好
今年从太原理工大学毕业的90后女孩杨秋云,通过校招来到临汾市政集团,并被这里“拼搏·进取·超越”的企业文化理念深深吸引。除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工作氛围,她更看中该集团为入职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那份责任和义务。
同样为90后的陈晓,在位于市区向阳西路的汉堡王时光颂店工作两年有余,她介绍:“汉堡王在市区内有3家门店17名员工,企业为我们统一缴纳了‘五险一金’。在这里工作我感觉特别有保障。”
在山西华翔集团工作4年有余的翟立柱则表示:“华翔集团作为国家级‘双创’基地,是山西装备制造产业的一张新名片和转型发展的‘样板’。在这里上班,福利和待遇都挺好。”
随着社会保障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优先选择缴纳“五险一金”的企业。
截至2021年9月底,全市企业养老保险覆盖39.1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38.5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56.18万人。全市企业基本实现了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目标。
稳岗返还 惠企利民
在市区生龙国际屈臣氏运营部工作的亢倩倩,谈及社会保险她深有感触:“我们公司在临汾有4家门店30名员工,公司为全员缴纳了‘五险一金’。每年市人社局的‘稳岗返还’政策都会给企业返还7200元,今年市人社局还开通了‘免审即享’模式,不用申领,返还资金就能直接打到公司账户。”13个月的月薪,节假日3倍工资以及相应的节日福利、年终奖等保障,为企业留住了员工。
宁乐药业是临汾最大的医药物流企业,现有200多名员工,已全部缴纳社会保险。工作5年有余的张海峰说:“去年疫情期间,我们公司享受到了‘征收减半’的政策,为企业减负不少。”
山西华翔集团现有员工5000余人,社保已实现全覆盖。拥有20年工龄的张虹告诉记者:“去年疫情期间,华翔集团除了享受到‘稳岗返还’政策补贴的2700多万元外,还享受了4个月‘以工代训’的红利:即一线员工边工作边培训,相当于享受300多万元的红利。正因如此,去年,华翔集团无裁员记录,真正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据市人社局统计:截至2021年9月,全市1322家企业享受了“稳岗返还”政策,共发放返还金5403.19万元,惠及194380人,共发放技能提升补贴78.95万元,459人受益。
确保安全 筑牢屏障
在临汾市政集团工作6年的王春环说:“作为施工企业,新员工入职当天,企业都会第一时间缴纳工伤保险,同时会加强行业的安全管理。今年我们享受的‘稳岗返还’政策,不用提供任何纸质资料,市人社局就把返还的资金直接打到公司账户,特别贴心。”
据市社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工伤保险缴费少,赔偿高。尤其今年,人社服务开展‘快办行动’,工伤赔付流程大大缩减,鉴定时间由原来的60日压缩至30日,同时优先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解了职工的燃眉之急。工伤认定期间,单位支付的停工留薪待遇保持不变。随后,劳动能力鉴定系统将全新上线,职工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申请工伤鉴定。”
“我们正全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不断完善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市社保中心主任景小卫告诉记者。
社会保障,是民生所依,民生连着民心。
市人社局局长黄海华说:“我们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1355’战略思路和举措上来,立足全市百姓的期待,着力推进民生改善,不断找准惠民着力点,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
记者 王晓娜 宁馨儿 贺建飞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