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花园”隐患大
近日,家住五一东路某小区的薛女士向记者反映,小区内有住户在楼顶开辟“小花园”,而且堆放了杂物,导致大风天气自己从楼下路过时险些被砸。
记者前往薛女士所说的小区实地探访后发现,该栋楼房的顶层除了盆栽外,还放置着一些木板、纸箱子等杂物,原本属于公共区域的空旷露台俨然已成为了一个私人储物之地。该小区物业负责人无奈地表示,他们经常提醒业主和住户不要把杂物放在楼顶,有的人就是不听,物业没有执法权,也不能强制阻止他们在楼顶堆放杂物。
近年来,新闻里空中花园、菜园出现花盆掉落后砸伤人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惨痛的事例已经给大家提供了警示。记者呼吁广大市民要提高安全意识、公共意识,切勿随意堆放存在安全隐患的杂物;有关部门也要常态化加强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
“头顶安全”要记牢
对于电动车骑行人员来说,有一件事一定不能忘记,就是出行必须佩戴安全头盔。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有关部门常态化对未戴头盔行为进行整治,仍有为数不少的市民骑电动车出行时不按规定戴头盔。
“交警同志,出门时太急,忘了戴头盔。”“再急也不能忘了安全啊。”一名中年妇女被交警拦下并规劝,她边解释边作出保证,“下次一定牢记戴头盔。”说话间,另一名男子骑电动车来到路口,看到前方的交警立刻停下来,从车筐里拿出头盔佩戴起来。除此之外,有多数市民的头盔是“空戴”,即不系绳,仅仅扣在脑袋上;还有的市民用工程安全帽等来代替电动自行车安全头盔。
戴不戴头盔,既关系到个人安全,又关系到城市文明,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提醒每位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都能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树立文明交通意识,让安全头盔成为文明出行的“标配”。
本报记者
诚信行为应弘扬
因一时疏忽大意,给顾客多找了钱,商贩王先生却毫无察觉。清点零钱后,顾客杨女士当即退回多余的零钱。面对这“悄然而至”的钱,王先生连声道谢:“真没想到您还给我退回来了,太感谢了。”近日,记者被这一暖心场景感动。
当时正值中午下班高峰期,烈日下,王先生的一车桃子跟前聚满了顾客。杨女士拿上称好的桃子后,随即付给了王先生20元现金,混乱中的王先生因疏忽错把20元当成了50元,随手多拿了30元塞给了杨女士。感到不对劲儿的杨女士看到多出来的钱,二话不说又返还给了王先生,还不忘提醒他以后多加注意。面对王先生的感谢,杨女士说:“做人就要讲诚信,不是自己的东西拿着不踏实。”
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点;信用,更是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在此,也为这位杨女士以及和其一样有着诚信品质的广大市民点赞,这个城市因你们而温暖,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也需要更多这样品德高尚的人。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