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每年采暖季,当我们享受着暖气片内股股热流带来的温暖和舒适时,有没有想起过在这份温暖的背后正有一群人在默默坚守和付出?他们中有的是供热一线的维修工、有的是系统操作员、有的是工程师……何祥就是其中一员。
“不好意思,用户打来的电话,我登记一下……”11月14日14时许,在位于尧庙镇的市热力供应有限公司运营六部城郊中心站,记者的采访不时被站长何祥的来电铃声打断,向记者报以歉意后,他立即接起电话,耐心询问、详细记录用户反映的大小问题和住址。
短短几分钟,需要上门处理的问题已经记录了多半页。为了第一时间帮助用户解决,何祥对记者说了句:“走,去看看。”随即,记者跟随他前往尧庙村。
出门前,何祥检查了一遍装有扳手、钳子等各种工具的工具包,随即戴上安全帽出发了。他告诉记者,从供暖第一天开始,各种各样的求助电话一天要接二三百个。
看到何祥前来,村民徐阿姨赶紧反映:“房子去年才装修好,那会儿暖气还好好的,今年就突然没有暖气了。”何祥随即问道:“主管道排气了没?”一家人纷纷摇头,表示并不知情。何祥摸了摸冰凉的管道,爬上梯子检查了管道最上方的排气阀,排完气还是没效果,他又用扳手一点点把排污口拧开,一股黑水流随即被冲了出来,溅了他一身,顾不上擦拭,何祥继续忙着手里的活儿。
“好了,放了气,打开暖气阀门,稍等片刻管道就有温度了。”待污水排完,何祥拧紧排气阀门,同时还不忘提醒徐阿姨:“不热了千万不要私自维修,一定要及时联系我们上门服务。”
离开尧庙村后,何祥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尧庙镇神刘村,同样是暖气管道不热。“暖气开关开着吧?”“排气阀门在哪儿?”面对何祥的询问,许女士一问三不知。何祥挨个查看后,最终在房顶找到了问题,随即帮助许女士排放了管道中的气体。
期间,无论是哪家有问题,何祥总能在偌大的村子里快速找到用户。对于记者的好奇,他道出了其中的“秘诀”:“因为平房用户比较分散,为了便于管理,我们为每户都作了编号,与客服电话一并张贴在用户门口,让所有用户能第一时间联系到我们。”
一下午,记者跟随何祥多次深入用户家中发现,大家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暖气不热这一点上,为什么不热?何祥给记者做了解释。主要是管道憋气。由于楼道主管道排气阀不起作用或用户不懂如何使用排气阀,管道内充满空气,造成水流不畅,虽然有的村民自己排了气,但并未完全排完。
18时,处理完最后一户,何祥赶忙回到站内,和同事们在街边简单吃了饭,准备晚上的失水排查工作。原来,何祥在手机上的临汾热力大数据平台上监测到有部分换热站有失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31岁的何祥分管着27座换热站、29台机组,承担着尧庙镇8个村、两个小区,及部分单位的供热任务,供热面积达69.7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是一项民生工程,我们的工作做的是否到位,关乎老百姓能否过一个暖和的冬天,责任重大。”何祥话语间透露出严肃认真。
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不定时加班。如果用两个词形容何祥的工作状态,那就是忙碌、紧张。每天早晨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生产早会,汇报每日设备的运行情况、参数指标,安排当日的主要工作,之后上门处理用户供暖问题。每天上午和下午他都要各抽出一个半小时到热力站检查,这期间他还要不定时通过监视系统查看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果发现参数异常就要立即通知运行人员及时调整。
“虽然采暖季是从11月15日开始,但是从9月初我们就开始了前期的注水准备工作。”何祥告诉记者,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他们从系统各个阀门状态到热网设备备用情况,对供热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排查工作,并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落实。担心热网系统在运行中出现异常,他们对供热系统各个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具有针对性的预案。
这些年,由于忙于工作,何祥对家庭的付出少之又少。去年10月,妻子坐月子期间,正是他最忙碌的时候。虽然离家很近,但他中午却顾不上回家,一连数月,早出晚归。这份忙,妻子看在眼里,从来没有埋怨过一句,总是安慰他:“安心工作,家里的一切不用你操心。”
2016年至今,从一名运行工到施工员再到换热站站长,何祥经历了从稚嫩懵懂到成熟干练的蜕变,始终不变的是他身上那种吃苦耐劳的韧劲和勇往直前的闯劲。6年来,他多次被公司评为年度优秀个人。
“集中供热关系到老百姓能否过一个暖和的冬天,虽然供暖期只有4个月,但是我们的工作要贯穿到一年当中,不管是设施设备的维护检修还是上门为用户解决问题,都是对我们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考验,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稳定的服务就是我们工作最大的目的。”何祥以实际行动履行着供暖人的使命和担当。
采访结束,何祥的手机再次响起,这一次是刚刚处理过的用户发来的感谢信息:“何站长,有暖气了,谢谢你们,为你们点赞。”暖心的回复让何祥的内心热了起来,他说:“只要用户家里暖了,这一天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