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临汾这一年
编者按
乘风破浪何所惧,笃定前行又一年。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临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双城”建设为牵引,大力实施“1355”战略,迎难而上、团结奋斗,开创了临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各项事业取得了殊为不易的成就。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奋进之年。新的一年里,奋斗仍是最鲜明的底色,我们惟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伟大梦想。本报经过精心挑选,认真考量,评选出2022“十大新闻事件”“十大新闻人物”,回顾过去一年临汾那些振奋人心的高光时刻和感人至深的典型人物,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久久为功,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崛起,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临汾篇章,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开辟美好未来、铸就新的时代辉煌!
十大新闻事件
1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考察调研
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五年来第三次亲临山西考察调研,亲切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总书记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来到临汾,先后在霍州市冯南垣村、汾西县段村,实地了解灾后恢复重建、秋冬补种、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等情况,面对面指导工作。总书记所到之处,干部群众欢欣鼓舞、掌声雷动,发自内心地向总书记问好,表达临汾人民对党的核心和人民领袖的绝对忠诚和衷心爱戴。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为我市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坚定了发展信心、增添了强大动力。近一年来,全市上下牢记领袖嘱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不断开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新征程上书写了激越人心的奋斗篇章。
(详见《临汾日报》2022年1月28日一、二版)
2 中共临汾市委五届五次全体会议举行,审议通过《中共临汾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方案》
2022年11月3日,中国共产党临汾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临汾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方案》,听取和讨论了市委书记闫晨曦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闫晨曦就《实施方案》起草情况向全会作了说明,对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会议指出,全市上下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按照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的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强学习、做好宣传,对表对标、狠抓落实,紧扣省委部署要求特别是“十个更大”要求,在认真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历次全会精神的同时,针对性拿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制定时间表、施工图,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努力实现“十个新跃升”,确保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临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详见《临汾日报》2022年11月4日一版)
3 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胜利召开,开启临汾未来五年新征程
2022年2月19日至23日,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胜利召开。这次市两会,高质量完成市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全面总结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对做好2022年和未来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开启临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详见《临汾日报》2022年2月20日一版、2月21日一版)
4 400万临汾人民同心战疫
2022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抗疫“大考”中,各级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广大医护人员逆行而上,公安干警、社区人员等闻令即动,一线坚守,志愿者队伍无私奉献、暖心服务,全市上下凝聚起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磅礴力量。与此同时,我市各大医院医护人员向险而行,全力支持省内外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的地区,彰显了平阳儿女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大爱无疆的家国情怀。
(详见《临汾日报》、《临汾日报》融媒体综合报道)
5 扎实开展“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争先、进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成果,2022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 “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各地各行业实际,立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解难题、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详见《临汾日报》2022年4月21日一版)
6 第三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暨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峰会在我市举行
2022年9月17日至19日,以“河·和·合——河流生态保护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三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暨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峰会在乡宁县云丘山举行。海内外嘉宾共话大河文明,共商黄河保护,共谋合作发展。“大河论坛·黄河峰会”的成功举行,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举措,对于带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对于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对于临汾建设黄河流域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大大提升了临汾城市知名度,获得了一系列包含文化成就、品牌构建、业态升级等在内的丰硕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河论坛·黄河峰会”举办之前,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正式荣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提升了壶口瀑布在黄河流域的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
(详见《临汾日报》2022年7月16日一版、9月19日一版、9月20日一版)
7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2022年,我市坚持以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以“景观式造街,园林式建城”为原则,结合城市更新三年行动、示范街提质改造等工作,在城区范围内继续兴建了多个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口袋公园”,使城市的颜值、气质、价值进一步提升。同时,不断完善道路交通网络,进一步拓宽城市框架,市区规划三街北段、河汾一路跨铁路桥、五一路快速通道、环城南路与鼓楼大街等相继通车。一条条民心路方便了群众出行、优化了城市功能,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详见《临汾日报》2022年4月30日二版、7月9日一版、9月16日一版、11月22日一版、12月30日一版)
8 市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022年12月26日,生态环境部向媒体通报了2022年1-1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以4.86的成绩在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倒数第十二,扭转了2021年倒数第一的被动局面,取得了大的突破。2022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通过调结构、压产能、管企业,极大削减了平川区域工业污染排放量;在全省率先开展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启动企业提标升级创A退D行动,同时通过绿色差异化管控,推动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经济发展格局;继续实施清洁取暖改造,推进散煤治理,不断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进一步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如今,平阳大地天蓝水清,广大人民群众对家乡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逐步攀升。
(详见《临汾日报》、《临汾日报》融媒体综合报道)
9 夏粮生产获全省通报表扬
2022年,临汾市小麦种植面积301.7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水地150.1万亩、旱地151.6万亩;正茬98.8万亩、回茬202.9万亩;适播78.4万亩、晚播223.3万亩。翼城县唐兴镇东关村的3.377亩“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技术”示范田,亩产小麦855.13公斤,再次刷新山西省水地小麦单产历史纪录;尧都区大阳镇岳壁村的4.2亩旱地小麦“一优四改探墒沟播绿色栽培技术”示范田,亩产小麦579.9公斤,创造了面积3亩以上连片种植旱地小麦山西省高产纪录。
(详见《临汾日报》微信公众号2022年8月14日)
10 华翔连获四项国家级殊荣
2022年9月18日至21日,由中国铸造协会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在上海召开,我市华翔集团被授予“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优质铸件金奖”、2022年度中国铸造行业“制冷压缩机铸件”单项冠军产品荣誉称号、中国铸造协会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评价,华翔集团董事长王春翔被授予“中国铸造行业终身成就奖”。
(详见《临汾日报》2022年9月22日一版)
十大新闻人物
田亚欣
市中级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庭庭长,党的二十大代表
田亚欣,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庭庭长。她30年如一日,扎根司法,默默奉献,用真心、真情、真爱赢得群众信赖,用爱民、为民、便民的实际行动传递司法温情。经她办理的4000余起案件,无一起形成上访、信访、闹访案件,服诉息判率达到100%,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法官司法为民的良好形象。2017年以来,田亚欣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模范法官”等荣誉称号;2022年,荣获“全国双百政法英模”“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山西省平安山西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且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详见《临汾日报》2022年10月19日一版)
郭淑明
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郭淑明,临汾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从业30多年来,无论岗位和职务如何变动,她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担当作为。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08年抗震救灾,再到2020年武汉抗疫,她在一次次向险而行中淬炼初心使命;从承担省、市级护理科研课题,到研发护理实用新型专利、出版护理专著,再到推动市中心医院率先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用精诚大爱搏出职业精彩;从市中心医院院区建设,到学科发展、科研建设,再到先后推动建立13个院士、博士工作站,建设6个区域性医疗中心,牵头组建运营临汾市方舱医院,她以责任担当书写履职答卷。2020年,被评为“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2022年5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详见《临汾日报》2022年5月31日一版)
邢杰坤
临汾市蓝天救援队队员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获得者
2013年,走出学校大门的邢杰坤在创业之际,选择把做公益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2015年,他和朋友一起创立了临汾公益顺风车志愿团队,一心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孤寡老人、宣传绿色环保出行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2016年,他有幸结识了临汾蓝天救援队,并且通过考核成为其中一员。自此,参与地震救援、打捞溺水人员、寻找走失老人……邢杰坤和队友们一次次上演“最美逆行”,以生命营救生命。加入蓝天救援队以来,邢杰坤始终践行着自己的入队誓言,把公益救援作为自己的第二事业倾心倾力。邢杰坤于2019年获得“山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后,2022年又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详见《临汾日报》2022年6月21日一版)
解绍亮
隰县关工委主任,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获得者
2022年11月11日,中国关工委对73名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予以通报表扬,并在北京召开全国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先进事迹发布会。其中,隰县关工委主任——解绍亮,荣获全国“最美五老”殊荣。解绍亮是隰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自2011年退休后担任隰县关工委主任。多年来,为了让贫困学生上学无后顾之忧,解绍亮不顾自身疾病,和县关工委一班人爬山越岭,遍访全县中小学校,使贫困学生都得到了不同形式的救助。截至2022年12月,解绍亮和县关工委一班人共筹措救助资金2000多万元,生活、学习用品2000多件,长期救助特困学生150余名,并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解绍亮的善举赢得了社会的尊敬,2013年被评为“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并多次被全国、全省关工委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详见《临汾日报》2022年11月17日二版)
强玉杰
从临汾走出去的“90后”科学家
强玉杰,1992年出生于吉县文城南村,于2014年考取重庆大学硕博连读,2019年获取博士学位后,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攻读博士后,2021年博士后出站并人才引进至北京科技大学。现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为“90后”青年科学家,他曾荣登“北京榜样”月榜及“北京青年榜样年榜”,相继获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之江实验室国际青年人才基金、北京市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等荣誉,担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缓蚀剂专委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水处理专委会专家库专家、北京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及40余个高水平学术期刊的评审专家,先后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全球顶尖前十万科学家榜单并成为最年轻入选者之一。目前,他积极承担并参与了国家、省部级及企业等十余个项目,在相关领域共发表SCI论文8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4篇,编写专著章节4部,申请10项国家发明专利。
(详见《临汾日报》微信公众号2022年8月24日)
苗婉茹
中国射击运动员,世锦赛冠军
苗婉茹,出生于2000年,13岁时开始进行射击训练,2015年进入山西省射击队,近年来屡创佳绩,是临汾射击项目培养出的一颗新星。2022年10月21日,国际射联射击(步手枪)世锦赛女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在埃及开罗举行,临汾姑娘苗婉茹在金牌赛中以17∶13战胜挪威选手斯特内获得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子50米步枪三姿世锦赛冠军并为中国代表团再拿到一张巴黎奥运会入场券。10月23日,在女子50米步枪三姿团体赛中,她和队友张琼月、史梦瑶组成的中国队,以17:7的绝对优势战胜挪威队,获得铜牌,这也是她在此次世锦赛上的第二枚奖牌。
(详见《临汾日报》微信公众号2022年10月22日、10月24日)
郭春明
翼城县中卫乡吴寨村村民,“中国好人”获得者
郭春明,翼城县中卫乡吴寨村村民。1993年,他与翟可儿结为夫妻,面对岳母和妻子的两位姐姐都卧病在床的情况,毅然挑起家中重担,悉心照料三位亲人的生活起居。1997年,岳父意外出事,漫长的治疗过程和高额的医药费几乎压弯了郭春明的脊梁,但他从没有抱怨,而是坚强地选择和爱人一起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2022年5月30日,中央文明办以“云”发布方式,推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共有152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山西共3人上榜,郭春明位列其中。
(详见《临汾日报》微信公众号2022年6月1日)
庄东敏
市信访局办公室主任、一级主任科员
“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获得者
2022年5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市信访局办公室主任、一级主任科员庄东敏获“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作为获奖代表赴京参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全国信访先进个人”荣誉每五年评选一次,此次全国共评选出100名,山西省仅3人获得此荣誉。这也是我市信访系统个人首次获得此项荣誉。庄东敏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负责市信访局信息中心、信访接待、办公室等工作。他始终扛实“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政治责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所负责的每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业绩,先后5次被评为“临汾市信访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被授予“临汾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详见《临汾日报》2022年6月8日一版)
李斌
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担任临汾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以来,李斌积极投身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医院DRG支付改革与医疗质量相结合,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学科创建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2022年1月,他带领临汾市核酸检测队驰援河南郑州、安阳,17天时间检测495150人,平均每天29000余人次,用7个第一书写了临汾精神;2022年4月,再度率领临汾市194人的援沪医疗队驰援上海,极大地降低了受援定点医院死亡率与患者转重率,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近年来,每当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他更是率先垂范、积极参与到市人民医院亚定点医院、红码医院的建设当中,彰显了我市第一大公立医院的担当和作为。2022年5月,李斌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详见《临汾日报》2022年6月22日三版)
刘琦琦
临汾一中年级组一部部长,优秀教师
刘琦琦,34岁,毕业于西南大学,研究生学历。2014年参加工作,在临汾一中担任生物教师并负责班主任工作,2019年至今任年级组一部部长,分管竞赛工作,是该校目前最年轻的年级副主任。他策划了高考300天成人礼、200天远足立志、百日誓师等一系列活动,采取“一人一诊、一人一方”的形式,构建金字塔式的清北生队伍。2022年高考,他所带班级中3名同学跻身临汾市理科前十,分别取得第一名、第二名、第十名的好成绩,其中王路瑶被北大录取,王瑞被清华录取。刘琦琦2020、202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2022年荣获临汾市优秀教师称号。
(详见《临汾日报》2022年5月11日四版)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