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主题采访记者团赴汾西采访侧记

2023-04-20 09:20: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蔬菜大棚中绿意盎然,工厂内机声隆隆,景区里人声鼎沸……4月15日至16日,我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主题采访团走进汾西县采访,在一个个生动的建设场景中深刻感受汾西县高质量发展的脉动。

  产业兴旺乡村美

  位于汾西县团柏乡的数十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耀眼。大棚内,各种蔬菜长势旺盛。这些长得好、卖得俏的蔬菜给种植基地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为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团柏乡党委、政府依托下团柏村的自然条件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发展了20个蔬菜大棚,目前大棚建设已经完成,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收益的目标。”团柏乡党委书记郭英杰说,“现在20个大棚可吸纳务工人员50余人,人均年增收达3万元,给村级集体经济带来18万元的收入,蔬菜大棚已成为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棚’。”

  又是一年梨花开。走进汾西县永安镇后加楼村的玉露香梨种植基地,层层叠叠的梯田相互交错,一簇簇雪白的梨花和一朵朵油菜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记者团成员漫步其中,无不赞叹该村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我们村依托1300亩玉露香梨种植基地,实施冷链仓储、梨酒酿造、牲畜养殖、蔬菜种植、有机肥加工、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项目,初步形成双循环产业链,实现村集体、合作社、群众增收‘三赢’目标。今年,我们将围绕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创建要求,全力建设康养产业发展中心和观光旅游采摘园,继续鼓足干劲儿打造乡村振兴的‘加楼样板’。”后加楼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文明表示。

  优化服务企业兴

  走进位于汾西县产业集聚区的山西中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车间,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完善的配套设备、引领行业创新的产品,让采访团一行深刻感受到汾西县日益优化的产业链和功能布局。该公司董事长陈君介绍:“我们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主要生产制造通用零部件,现在总投资为5000万元的一期项目已经完成投资1500万元,建成后可解决60人的就业问题,年产值达3000万元。”

  山西凤城重工有限公司的空气压缩机项目总投资1亿元,目前整机研发中心已完成投资1000余万元,并开始试运营;空气压缩机生产车间、仓储中心标准化厂房的前期手续已办理完成,即将开工建设。通过在这里参观采访,记者们感受到了汾西县在产业建设、转型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创新和不懈努力,看到了汾西县锚定高质量发展、上下齐心同奋进的美好前景。

  汾西县产业集聚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曹桂元介绍:“下一步,我们将以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目标,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加大招商力度,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努力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汾西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高地。”

  打造景点旅游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汾西县新改造完成的人和巷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里是汾西美食打卡新地标。记者们详细了解了人和巷的改造情况,并且参观了“汾西映像”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近年来,汾西县把人和巷与凤凰广场、凤凰生态公园、海棠公园、休闲步道相互贯通,使之前分散在各处的汾西美食抱团发展,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做大了品牌,带富了百姓。

  汾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赵平介绍,“汾西映像”乡村e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是宣传、展示汾西的公共会客厅,是乡村e镇建设电商助农的服务阵地。建成以来,多次举办各类商贸洽谈、直播带货等活动,有力推动了汾西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

  最后一站,记者们来到距汾西县城5公里的清代著名晋商民俗建筑群——师家沟。整个建筑群与山势自然衔接,交融一体,层楼叠院,鳞次栉比,洋溢着黄土高原的阳刚之气。如今,这座历经上百年磨砺的“天下第一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传统村落,正以厚重的内蕴焕发出勃勃生机,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领略建筑之美、感悟深厚的历史民俗文化。通过畅游师家沟清代名居、感受民俗文艺表演、体验汾西非遗文化,记者们对汾西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深入了解。

  在两天的时间里,记者团走村入户、进区入企,深刻感受到汾西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巨大变化。如今,汾西县正上下一心,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夯实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根基”,向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进!

  记者 刘文军 白洁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