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建设纪实

2023-11-03 09:04: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日前,全省“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现场观摩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的60余名与会代表在现场观摩安泽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府城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飞岭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并听取经验介绍,纷纷为我市“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取得的成绩点赞。

  “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点站位,周密部署,把惠民工程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列入政府民生实事,持续推动落实落地。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特殊群体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用心用情为群众撑起法治“保护伞”。

  强化管理 充实服务资源

  “门牌标识、导引指示、分区布局更加规范;办公设施、便民设备、岗位设置更加齐全;工作职责、人员信息、办事流程更加透明……安泽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的变化,是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改善实体平台服务条件的缩影。”市司法局局长陈东楷介绍,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惠民工程、“枫桥式”司法所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改善了平台的服务条件,实体平台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提升,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面建成。

  为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按照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提升服务品质的要求,选拔359名专业人员,组建了值班法律服务人员库;吸纳8923名人民调解员、8689名法律“明白人”,组建了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人员库;建立司法局“一把手”带头,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干部、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共同参加的管理队伍。通过组建这3支队伍,促进了城乡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均衡配置,让公共法律服务各环节监督职责得以落实。

  应援尽援 优化服务模式

  今年5月,曲沃县某乡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来了一对满脸愁容的夫妇。马某夫妇在承包地里种植了药材,由于药材地比左右相邻樱桃大棚地势低,在下雨期间导致雨水全部流进药材地,造成了严重损失。马某夫妇从村里微信群中了解到“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咨询如何维权。听了他们的讲述,值班法律服务者段根龙立即前往现场进行了查看,并通知两户樱桃大棚的主人魏某和李某也到达现场。经过对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及损失的价值进行分析,魏某、李某认可了药材受损与樱桃大棚的雨水集中流入药材地有直接关系。根据上年度的药材价值及实际被毁的面积测算,最终,魏某和李某自愿每人向马某夫妇赔偿3000元,此事就此圆满解决。

  “‘惠民工程’具有贴心、及时、便捷的特点,在与群众的一问一答中,既满足了群众个性化法律服务需求,又消除了一大批矛盾隐患,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务。”陈东楷告诉记者,围绕惠民工程值班工作的五项服务内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充分发挥实体平台核心功能作用,增强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提炼了“前期全方位普法、中期精准法律服务、后期有效跟踪回访”的公共法律服务闭环式运行模式的“临汾亮点”,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群众对惠民工程的信赖感和首选度。

  心系群众 畅通服务渠道

  要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就要把法治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位基层群众的心中。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把推进惠民工程作为“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的切实举措和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的有效手段,不断优化工作举措、扩大受益群体、提升群众满意度。依托各法律援助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了法律援助受理联络点全覆盖;依托山西法律服务网、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各县法律援助热线、法律援助远程视频等平台实现了法律援助线上服务渠道畅通;完善“三优先”服务、一次性告知制度、首问负责制等服务机制,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提供电话咨询预约和上门服务,充分满足了特殊群体简化、便捷的服务需求。

  与此同时,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调动法律服务队伍,动员乡镇、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共同组建“宣传队”,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群,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精准对接8类特殊群体法律服务需求,聚焦农民工、困难职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助力困难职工纾困解忧”活动和“尊法守法 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活动;聚焦妇女、未成年人,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妇女、未成年人”品牌建设活动;聚焦老年人、农民,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聚焦残疾人,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品牌建设活动;聚焦军人军属群体,开展“法律援助进军营”活动,为各类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法律援助。

  “惠民工程‘提质增效年’活动是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2023年全力以赴要做好的一件民生大事。”陈东楷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继续强化惠民工程阵地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经验提炼,继续创造“临汾经验”,让“惠民工程”在临汾的沃土上绽放。

  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