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市公安局直属分局辛寺街派出所华州路警务工作站接到报警:辖区一小区业主因停车费纠纷,将车辆停放小区门口导致大门堵塞。民警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向当事群众现场普法、维持秩序、疏通交通,仅10分钟时间便使堵塞的大门恢复了正常通行。这是该警务工作站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华州路警务工作站由8名民辅警驻守。自启用以来,该警务工作站充分发挥屯警街面勤务优势,最大限度“秒级反应、快警快处”,实现了警务工作由“下社区”到“在社区”,成为了老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
办好“小事情” 温情服务不停歇
“以前办理身份证、居住证、流动人口登记等业务,要去派出所办理,现在警务工作站就能解决问题,省事不少。”一位在华州路警务工作站刚刚办理好居住证的群众点赞道。
今年春节刚过,就迎来了开学、复工返程高峰,大批外出务工、企业返岗、经商人员前来办理业务。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该警务工作站推行了上门服务、电话预约服务、延时错时服务等举措,全力把“为人民服务”宗旨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服务更温馨。
“对比之前排队办事的情况,有了电话预约服务,真是方便又快捷。”正在办理居住证的王女士满意地说,“警务工作站就在我们‘家门口’,让我们居民办事方便了许多,安全感倍增。”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辖区治安防范能力,该警务工作站加强对辖区旅店突击检查力度,严查“一人登记多人住”、不实名登记等,有效预防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辖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排查“小风险” 筑牢安全“桥头堡”
“警务工作站是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支撑点’和‘前哨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华州路警务工作站负责人高华晖介绍,为深刻汲取近期火灾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化解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警务工作站积极发挥“警社共治”机制作用,联合社区居委会干部、网格员与小区物业负责人召开关于小区电动车停放充电“五个严禁”的紧急工作部署会议和消防安全约谈培训会。
“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我们必须把安全管理工作重心放在事前预防上,把监管着力点放在源头治理上,把责任落实链扣在关口前置处,引导督促强化辖区安全风险管控。”高华晖告诉记者,针对辖区居住人口密度大、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多的治安特点,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做好“疏”与“堵”,一方面用宣传引导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协调小区加装增配充电桩、升级改造停车棚等配套设施,靶向施策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当好“贴心人” 提升群众满意度
为有效提升社区整体环境,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提高辖区商户、居民满意度,华州路警务工作站民辅警持续高效调解各类矛盾,将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化无”,为群众的平安幸福生活添彩。
日前,辖区一药店负责人张经理将一面印有“伸张正义 为民做主”的锦旗送到了华州路警务工作站社区民辅警手中,感谢社区民辅警耐心细心化解商户与摊主之间的矛盾纠纷。原来,在前一日辛寺街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两家商户发生纠纷,双方情绪激动、言辞激烈,矛盾很可能激化。接警后,华州路警务工作站民辅警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展开调解。经了解,该门店商户与其门口出售生活用品的摊主因占道经营多次产生纠纷,由此发生争执并互相推搡导致矛盾升级。
调解过程中,民警给双方当事人列出了“打架代价清单”,让双方认清如果事态升级,将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同时采取“背靠背”方式,与双方当事人分别进行了耐心交谈,通过摆事实、讲法律的方式使双方换位思考,明白“和气生财”的重要性。同时,对违规占道经营的摊主进行了劝导,向他们讲解占道经营对营商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责令其立即整改。在民辅警的努力下,双方认清了事态,矛盾得到了化解。
做实“小警务” 拧紧平安“安全阀”
“企业里的员工有没有被电信网络诈骗的?”“员工之间有无因矛盾纠纷引发冲突的?” 不久前,在临汾市四月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华州路警务工作站民辅警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开展走访调查服务活动。
该警务工作站将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工作,针对节后“开工季”,联合社区居委会走访辖区重点企业厂房车间、建筑工地,深入了解企业节后开工情况,指导企业建立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机制,拧紧平安“安全阀”,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对企业周边突出治安隐患检查,帮助企业堵塞漏洞、整改问题,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并将重点企业纳入网格化巡逻防控体系,开辟巡逻新路线,提高巡逻密度和频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用公安温度护航企业发展“加速度”。
用真心换真情,以坚守创满意。华州路警务工作站始终秉承“爱民、为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充分发挥“应急处突、巡逻防控、接警处警、便民服务”的作用,在为人民服务上花心思、下功夫,站在群众角度做工作、办实事,把群众事当成自己事,把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转变为“零距离”,让群众时刻感觉到“安全”就在身边。
记者 白 洁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