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这是一支思想过硬、技能过硬的队伍,无论是燃气抢险中最为“急难险重”之时,还是在春节假期万家团圆之际,亦或是供气一线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面前,都能看到这支队伍闻令而动、直面危险、坚守岗位的身影——这就是临汾燃气公司管线所党员突击队。
这支队伍由管线所9名党员组成,他们在工作中发扬“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的精神,以身作则、示范带头,真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燃气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作出突出贡献。
党员就是一面旗
黝黑的涵洞中,寒意袭人,20多厘米深的淤泥让抢修员每走一步都深陷其中……去年12月6日深夜,位于尧都区刘村镇的一处高速公路涵洞,管线所对一条发生漏气的中压管线进行抢修。
这次的作业环境十分恶劣:一是临近河道、水位较高,作业坑边挖边渗水;二是淤泥严重,仅清除作业区域的淤泥就耗费了大量人力时间;三是涉及广,该管线承担34个调压站所带区域,必须抢进度,保障群众用气。
管线所所长、党员突击队队长郭临平经过前期实地勘察后,提前做出安排:这次抢险,党员突击队先上!
由于地形环境关系,现场无法使用机械进行开挖。于是,从开挖作业坑开始,党员突击队的党员们挥舞铁锹,一锹锹清理淤泥,开挖泥土。
清淤、开挖、搬运设备、焊接管道……所有工序都在刺骨寒风和冰冷的泥水中进行。党员刘园园说:“我们在现场竖起了党员突击队的旗帜,就是要激励所有党员,再苦再难也不能退缩,要对得起党员这个身份。”
历经一夜奋战,在用气早高峰到来之际,该管线完成抢修,恢复供气。党员突击队以“党员就是一面旗”的担当,有力保障了河西片区数万群众的用气需求。
担当是底色 敬业是本色
连续8天24小时的全天候监护,时时都有一名党员现场坚守,3次通宵达旦的抢修,次次都是党员突击队一马当先……
这是今年3月30日至4月7日,市区鼓楼北大街与河汾一路交叉口的中压管道抢修作业。
这次漏气发生在城市主干道,一方面该路段历经多次改造,地下情况极为复杂,漏点难以确定,另一方面燃气管线与供热、供水、雨水、强弱电等其他管网形成多次交叉,作业难度极大。
为了保障安全,管线所组织党员突击队牵头、全所职工配合进行监护、抢修。郭临平、刘园园、张琪、王攀峰……8天时间里,每时每刻都有党员坚守现场,带队进行警戒、监护,大家饿了啃干粮、困了睡车里,在抢险作业时不眠不休连轴转,真正做到了“担当是底色,敬业是本色”,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从市区840余公里地埋管线的安全运行,到全部阀门和调压站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再从巡检、抢修、改造到气源门站的运行管理,党员突击队冲在一线、守在一线,团结带领全所职工完成了一项项重大任务。
燃气是特殊行业,安全标准可谓“严苛”。党员突击队带头讲安全,每一名党员都是安全“监督员”。他们聚焦人员、设备、管理各个环节,紧盯可能影响安全的每一个因素,及时提出预防措施和要求,确保安全隐患得到闭环管理,为管线所连续多年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损失”的安全目标作出贡献。
党徽在胸前 责任记心间
老旧小区燃气管线改造是城市燃气改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提高燃气本质安全的重要举措。临汾燃气公司把民生放首位,接续开展这项工作,三年来累计完成200余个小区的燃气管线改造。
每次改造都涉及管线碰接作业,全部由管线所承担。其中,涉及户数最多、时间要求最紧的工作全部由党员突击队牵头,党员们纷纷“亮身份”、作表率,一次次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市区有568座调压站,每一座调压站都关乎成千上万名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气。管线所发挥党员作用,制订了“党员包设备、包人员、包安全,保运行”的“三包一保”方案,保障了所有调压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尤其是在今年3月份临汾燃气公司开展的“春检”工作中,党员们带头对设备进行“体检”“诊治”,查找问题,排查隐患,维修检修,高效完成“春检”任务。
每一名党员都有担当、能吃苦,一心扑在工作上,每一名党员都“党徽在胸前,责任记心间”,为燃气管网安全兢兢业业,不讲得失——这就是临汾燃气公司管线所党员突击队,城市供气事业中一张闪亮的名片。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