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殷殷嘱托、勇担历史使命,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确保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在临汾落地见效,为全省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贡献临汾力量。
全会立足全省实际,精准谋划部署了一系列契合发展所需、回应群众所盼的新任务新举措,为全省发展勾勒出清晰路径,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明晰了抓落实的方向举措。
“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谋篇布局、擘画蓝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栗俊昌表示,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临汾优选”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粮食安全、巩固衔接、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大力开展“六大行动”,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严守耕地红线,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稳产丰产。二是立足“三大板块”资源禀赋,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持续做强“临汾优选”区域公用品牌,大力推动智慧农业示范创建,加快推进农业项目建设,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三是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同时,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全会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实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工程和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建设完善提升各类创新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健全“1+N”人才政策体系,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牛福生表示,全市教育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锚定我市“三个努力成为”奋斗目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扩大学前教育普惠资源供给,重点解决“入公办园难”问题。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巩固“双减”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成果。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路径。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加快培养服务临汾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持在临高校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更好地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健全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保障机制,保障每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
文旅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塑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的关键领域。翼城县人民文化馆馆长邹亚莉表示,作为文化馆负责人,深感重任在肩,必须率先垂范,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将深挖细耕本土文化富矿,推动晋南民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让优质文化资源惠及更多群众。要主动探索“非遗+旅游”“民俗+研学”等融合新路径,将文化馆打造成为展示翼城魅力、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窗口,让文化软实力真正成为县域发展的硬支撑。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把新时代的奋进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送到千家万户、播撒到田间地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汾篇章贡献文化力量。
“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这让我倍受鼓舞。”作为投资2.6亿元打造肉牛全产业链的带头人,汾西县众赢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史耀龙深刻感受到“党建+产业”模式释放的巨大能量,“我们现在推出的‘五维一体’助养模式在汾西县进行深入实践,这成为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这一模式通过‘政府引导、金融支持、保险托底、企业运营、农户受益’的联动机制,真正实现了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养殖经验’。我们将持续走‘特’‘优’农业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记者 安月琦 祁欣 张春茂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