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魅力中国”喝彩

2009-09-28 08:54:00 来源:新华网



毛泽东主席的这句气壮山河的宣言不但昭示了中国人民政治地位、中华民族国际地位的根本性变化,而且意味着中国在精神领域终于挺起了脊梁。中国的国民性格和民族精神从此如凤凰涅槃,焕然一新。

改造国民性、重塑民族精神是自晚清和五四运动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奋斗的目标之一。在他们看来,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在于人,在于人的素质;他们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了由封建专制统治和思想钳制所造成的国民性的缺陷:独立性之柔脆、公共心之缺乏、自治力之欠缺、奴性之浓重……在世界舞台上,中国面孔是一根长辫子的阿Q,是羸弱无助的四凤,是苦闷彷徨的觉新、觉民——批判虽然振聋发聩,但因当时的政治制度衰败而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变化起于新中国的诞生。政治地位的改变使中国人民焕发出高度的政治热情,他们的精神面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这座大熔炉里熔铸锤炼,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近代以来,笼罩在中国人头上的悲观、迷惘、消沉的阴霾一扫而空,中国人变得乐观、自信、坚强;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因为从今以后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他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愿意为公共事务奉献时间与精力;他们关心别人,在危难之时,无数双手齐齐伸出……一代新人,诞生于新中国。

一大一小,两件事情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20世纪40年代出国留学时,北平城大街小巷垃圾遍地,许多市民随地吐痰;20世纪70年代,杨振宁应邀回国访问,他吃惊地发现,北京城的街道干净整洁,市民彬彬有礼。新旧对照,他不禁感慨,中国人的素质真的进步了。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不仅是北京奥运会的口号,也是10万赛会志愿者、20万拉拉队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的心声。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许多外国记者和游客印象最深的不只是壮观的体育场馆和精彩的开闭幕式,而是无处不在的志愿者,他们的笑脸被赞誉为最美的“中国面孔”。

正是这无数美丽的“中国面孔”,演绎着中国新时代的华美篇章,展现出新中国的无限魅力。

我们为“中国面孔”感动,我们为“魅力中国”喝彩!(人民日报 郑文)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