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可能更深地感觉到了这句话的分量。
10月16日,这位曾长期任教于中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的经济学博士,作出了一个将载入中国公共预算进步史册的决定,应公民申请将该市的财政预算报告全文上网。
张杰明的行动,来自于一个政府官员对履行其责任的自觉,也源自于广东长期以来开明的政治气候的熏陶。
在广州决定网上“晒”公共预算报告的时候,其他更多的地方和部门选择了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对申请人李德涛说不,尽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公共预算报告属于必须公开的范畴。
这并不难于理解。
过往“敌我斗争”观念的仍然在深深地左右很多人的大脑。今年8月份,河南省南阳市青年王清对当地181个政府部门提出信息公开申请,主要是想获得公款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的信息。他没有获得一个部门的“有效答复”,一度还曾被当成了间谍。
财政预算改革,对于财政部门来说其实是“革自己的命”,把自己从“财神爷”的神龛上搬下来。因此,公开财政预算报告需要一种勇气。要有这份勇气,不仅要能够面对来自政府部门内部的压力,也要敢于面对公众的质疑。
在公开广州市财政预算报告之后,媒体在赞许的同时发出了很多不同的声音,例如“三公消费”不在其中,各部门预算许多地方只是“点到为止”。
或许应该说,这是一次中国式的公开。很多事情,单靠财政部门是难于说清楚的,仅仅靠财政部门推动财政预算公开,是不够的。把批评的矛头对准财政部门,应该也是有失公平的。问题的关键现在已经不在这个地方。如果说财政预算报告公开是预算改革的第一步,那么接下来怎么走就需要更高层的力量介入,也需要更高的政治智慧了。
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总是在惊心动魄中走向进步。(南方日报 记者周志坤)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下一篇: 亿元别墅除了俯瞰十三陵水库还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