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常的逻辑,无论哪个国家,最大博士群都应该在学术领域,要么在高校,要么在科研单位。如果最大博士群出现在行政机关之中,那么显然其造成的不仅仅是人力资源上的浪费那么简单。
毫无疑问,最大博士群在官场是一种价值错位,这其中既包含了学术界谄媚于行政权力的无奈,同时又包含了学术职称远不如行政职位的尴尬。若是进一步思考纪宝成的这番话,那么其中的含义还应包括,在时下的官场之中,虽然确有不少官员的学术职称来自于真才实学,但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官员通过权力的通吃,花钱买来了一纸博士文凭以装点门面。不劳而获,有名无实,这或许才是纪宝成最为担忧之处。
当然,若是分析最大博士群在官场的真正原因,恐怕还是行政权力决定高校走向的无奈,行政至上而非学术至上,官场治校而非教授治校。看看那么些官员的文凭都不过是权力通吃的结果,看看每每出现的几十名教授竞聘学校的一个处长之职,再看看大量的学校科研经费都为行政官员们所支配,大体上可以品出学术在高校中的真实地位。这使得我们的大学虽然空有一番打造世界一流的雄心壮志,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术依附于行政,已经成为高校向世界一流大步迈进的最大制度掣肘。
所以,对于中国教育体系而言,当务之急还是让学术回归学术,让行政回归行政,而不是如同现在这般学术必须归属于行政之下才能继续生存。对于纪宝成这番一针见血的话,有关部门是否应认真反思一下,当下我们的高校管理体制究竟出了哪些毛病?(羊城晚报 倪 骜)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从"同票同权""同命同价"聆听民主法制不断前行的足音
下一篇: 改变工资统计范围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