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重在增加透明度

2009-10-31 15:00:00 来源:新华网


 
从世界各国反腐的情况看,形形色色的腐败行为近年来已出现“双向扩散”的势头,一是它从政治界、经济界和金融界,向更多的领域延伸。腐败的侵蚀不仅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成本,也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二是越来越多的腐败案件具有跨国性,甚至多国性。通常人们认为,腐败主要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造成威胁。而腐败的跨国性则表明,很多在一国发生的腐败案件,会产生更广泛的连锁破坏影响,它甚至会助长全球范围内有组织的犯罪和恐怖主义。随着透明度的不断增强,很多原来难为人知的腐败行为得以曝光,这是腐败成为国际性热门话题的原因。 

由于各国体制和社会传统不同,腐败的发生、发展形式也不同。腐败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和社会问题,从各国的反腐经验看,无论是预防还是惩治腐败,都需要通过制度的设计与调整,不断解决权力的科学配置、阳光运行、正确行使和有效监督等问题。 

反腐败凡是有成效的,大体上都有这么几个特点,其一是制度设计符合一国之政治体制和社会传统的实际,能够对症下药,既治标又治本;其二是制度设计注重细节,重在预防;其三是对大案要案一抓到底;其四是反腐需要形成强大的“零容忍”的社会压力。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高级顾问吉勒曼说过,反腐败重在使每一个普通公民和公务员都能对腐败说“不”,切实采取行动阻止腐败蔓延。将所有这些特点归结起来,可以看出,它们体现出了一个共同的趋势,那就是透明度的不断增强。 

事实表明,完善、健全的财务制度,透明的权力运行和强有力的舆论监督,都能有效地制约和打击腐败。铲除腐败因此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甚至多国的“联合行动”,仅靠一时一地,或是在某一层面上的反腐,很难消除孕育腐败的土壤。 

预防和惩治腐败,各国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也有些经验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国情,需要因地制宜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借鉴和取舍,重要之点都在于,要看到反腐败这一全球性使命的重要性与艰巨性。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具有绝对完善、绝对成熟的公开透明的制度。腐败的形式在变化,反腐败机制建设也应不断调整。实际上,反腐败体系的完善与成熟就是一个不断地与腐败做斗争,不断调整斗争策略,从而走向更加公开、更加透明的过程。 

许多国家的反腐败实践表明,权力运行透明是防治腐败最好的药方,透明度越高,对腐败的制约也就越有力。正所谓阳光照耀之处,才是腐败难以生存之地。(人民网 丁刚)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