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财政补贴机关幼儿园的确不公平

2009-10-31 15:22:00 来源:新华网


 
机关幼儿园“市场化”开放 

目前,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同时存在,并且公办资源严重不足,很多家长希望将子女送到公办幼儿园,但拿不到名额,无奈只能读高价民办幼儿园。各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不同,办学条件也有很大差异,市民疑虑颇多。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说,目前的公办幼儿园,一般是计划经济时代由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根据内部子女需要“集体办园”办起来的,“市场化”以后,大多已向辖区内(区级协调)全体民众开放了。但问题是这些公办幼儿园的办学能力有限,比如一个机关幼儿园只能招收200个孩子,机关系统内有100个孩子,那么这100个指标必然是对内的。但若“系统内”招收完后名额所剩无几了,就会出现普通市民子女苦无公办幼儿园可上的情况。“大家都想上某个幼儿园的话,他们不得已就只能采取一定限制措施,先满足‘系统内’的需要便是一种办法”。 

教育部不搞“一刀切”政策 

许多市民质疑:机关幼儿园的投入都来自公共财政,是纳税人的钱,应该对全民开放,不然怎保公平?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承认:“目前的确存在不公平!不过这方面教育部对各省区只是业务上指导,并不能强制出政策。幼儿园的名额限制规定往往是区级作出的。各地市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以积极向政府反映民意,促进政府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面对这种不公平现象,如何才能解决?基础教育司说,最好的办法是政府多投入,多办公办幼儿园,满足群众需求。“目前幼儿园教育的投入都是地方财政出资,因此办多少公办幼儿园是各省各地定的,比如考虑当地有多少适龄孩子、需要多大投入、财政的承受能力等。各省区的经济情况各不相同,教育部也不会出台‘一刀切’的政策规定”。 

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是大趋势 

对这种不公平现象,已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将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回应说:“目前全社会正对这个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我们也非常关注。可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是一种发展大趋势!” 

不过,该司也说,目前就全国教育发展整体情况来看,普及义务教育刚刚完成,要求全国各省区将幼儿园统一纳入义务教育,目前还不具备条件,未来一定会这样!“目前公办幼儿园资源短缺,造成一些不公平现象,我们也希望各地考虑经济条件,不断扩大公办幼儿园的数量、规模,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广东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能不能在这方面先行先试?对此,该司回应:“各省区可以根据本地情况制定符合自己情况的发展规划,经济情况较好的省区,可以先行先试,加大投入扩大公办幼儿园规模。比如广州、深圳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可以率先这样做!”(羊城晚报 夏杨)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