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8日召开的哈尔滨水价听证会上,共有13名消费者代表,其中竟然有12位代表身份都涉嫌造假。比如,有的以退休干部来充当下岗职工,有的以企业董事长来扮演退休职工,甚至连律师代表的真实身份也无法查证。最搞笑的是,唯一坚决反对涨价的消费者代表刘天晓,却一直得不到发言机会。为此,他向主持人扔了一瓶矿泉水以示抗议。(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这场水价听证会比预定日期推迟了23天。这里不妨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听证会迟到的原因,那就是时间可能都花在如何设计方法与程序来蒙蔽公众眼睛上了。
谁侮辱民意,民意就一定会侮辱谁。现在,真正的消费者代表向听证会扔出了一个矿泉水瓶,向虚假与伪善的听证会表达强大的愤怒,这是真正代表民意的姿态。
事实上,这样的姿态在网上也得到普遍的支持。既然听证会已经不是一个意见公平博弈的平台,既然民意诉求不能在听证会上得到充分表达,民意最终就会扯下听证会的面具,让它彻底暴露出背后的肮脏和丑陋。
轻视什么,永远不要轻视公众的智慧。现在一些权力总是把公众当做愚民,视为可以任意欺骗与摆布的对象。其实,公众对于权力那些丑陋伎俩,早就看得很透彻了。就拿听证来说吧,现在有太多的权力以为推出一场听证会,就可以为与民争利行为找到一个“程序正义”的凭证。其实,那样的听证会,只有虚假的程序,根本没有实质的正义。比如,现在很多听证会“逢听必涨”,原因就是把“涨价”定为听证唯一的主题,听证代表们只能围绕是否涨价,或者主要是围绕涨多少来讨论。试想,这样的“主题先行”能代表真正的民意吗?总是让消费者处于“被动反驳”的听证会,本身就是极不公平极不平等的,这根本不符合听证的民主本义。
更何况,现在许多听证会,已经处于权力与特殊利益集团完全操纵的状态。那一个扔向听证会的愤怒的瓶子,其实彻底砸碎了那一场听证会的公信力。消费者在民意遭受强大侮辱之后,绝对不会再去相信那些基于听证会之上的决策能有起码的科学性与民主化。而失去信任的决策与权力,肯定是很危险的。
当听证已经不能为公众搭建监督与制约权力的平台,这样的听证会本身就是对公共资源与公共财政的极大浪费。如果总是以这样的听证会来让公众看不见政府的阳光行政,让公众对权力越来越丧失信任,让消费者眼睁睁地看着权力与资本合谋的公然盘剥,那么,最终彻底愤怒的民意,就一定会向坐在听证会上骄傲的权力,扔出更为锐利、坚硬甚至是肮脏的东西。(单士兵)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狠刹“歪风”正当时
下一篇: 为“狠刹大操大办之风”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