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植”的公交站牌

2010-08-14 11:0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们的身边也不乏一些植入式广告,比如说公交站牌上,很多站名就被“植”了,变成了商家的名字,临汾的公交站牌在近几年也悄然刮起“改名风”。
近日,记者就这一商业现象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尊皇牛、傻二电脑城、万里大酒店、痔瘘医院、新阳光医院、泌尿医院……这些名称醒目地标注在临汾街头的各公交站牌上,成为穿梭市区的各条公交线路的站点名称。公交站名纷纷摇身变为小门诊、小企业名称,而一些本地代表性的旅游景点或是大型公共场所却在公交站牌上找不到。只要掏钱就可改名,这一现象令市民哑然。

站牌“易名”,商家掏钱就行

近日,记者以商家的身份来到市公交公司广告部,咨询可否将9路公交车高河店站易名为本商家名称。一名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并告知记者,该站台由于在郊区,冠名价格是一年一万元,必须签3年以上合同。交谈中,该工作向记者透露,市区繁华地段公交站牌冠名最高的一年5万元。
对于费用高低的问题,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站牌冠名不是改个名称那么简单,公交公司不仅要更改这一路线上的所有公交站牌,而且还需要对这一路线的所有公交车上的语音报站系统进行更改。
记者问及站牌易名是否需要申请等程序时,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站牌易名是公交公司内部的事情,只需要内部审核手续通过就可以。
在市区一些站牌上,有的站点是诸如“鼓楼北·一尊皇牛”、“鼓楼南·傻二电脑城”这样的双名称。对于这一现象,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商家要求的。有的商家需要在商家名称前面特别加上具体地址,方便人们寻找。而有的商家则是直接冠名,不需要在前面加地理名称。

站牌“易名”,市民摸不着北

频繁变更名称的公交站牌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
家住贡院街的郭大妈曾经有这样的经历:10路公交车从贡院街经过,而且正好在自己家楼下有个公交站牌,以前楼下站牌的名称是贡院街鞋业超市,后来不知何时站牌名称变为体育街口。郭大妈不知道公交站牌已经变更,打电话跟要过来和她叙旧的朋友说坐10路车,贡院街鞋业超市下。结果她的朋友坐10路车坐到终点都没找到贡院街鞋业超市这一站。
“公交站名本身就是方便人们出行的,如果把站牌的冠名权都卖给了企业,企业只要出钱,想怎么改就怎么改,那很多人坐公交车出行都会搞不清哪儿是哪儿了!”市民李清无不感慨地说。
市民刘天磊则认为,一个城市的公交站名如果全是些企业、医院的名称,就显得这座城市很没有品位,没有历史底蕴。商业化冠名并不是一名定终身,如果冠名企业过一段时间解约后,就由另一商家来冠名,站名随即更改,这与站名需要相对稳定的属性相违背。趋利忘义,商业化冠名。看似美丽的名称,却阉割了我们的历史。一些刚刚兴起的企业名称成了公交站台名,连长期在临汾甚至在这些新兴企业附近居住的市民都不一定知道,何况外来的人们。
退休干部张文陶对记者说:“公交站名应该尊重城市的历史,尊重市民的意见,并且还要便于记忆,让大家感到方便。特别是一些老站名,记录了城市发展变迁的过程,是城市的根脉所在,其历史的渊源与内在的魅力是企业、单位名称或商家品牌所不能比拟的。”在采访中,不少市民纷纷表示,公交站名属于城市的公共资源,不可下海进行倒卖,但是商业化的报站可以接受,比如报站时可提示:某某地方(站名)到了,有到某商店或某宾馆的请下车。其实只要是在便民的前提下,公交公司完全可以坦坦荡荡,既兼顾便民又兼顾城市发展的需要。

(记者 赵玉峰)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