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租车价格听证会显然还称不上“很成功”,当听证会效果不尽如人意时,如果能重新听证,将是一种有力的纠偏。
开听证会本应是建立在一个各种诉求通畅表达的平台,利益相关方可以在此公开平等地博弈,最终寻求一个相对圆满的共识。在价格决策听证实行之初,许多人对公众在价格听证上的决定作用抱有不小的期望,然而经过多年的实践,客观地说,公众对价格听证逐渐难再期待。听证会似乎陷入了“逢听必涨”的定式,走形式”成了对听证会普遍的社会观感。人们对听证会的不满,不仅仅是这些,一些地方还出现了诸如听证会代表在会上睡觉、固定班子”代表等情况。现今的听证会,常常被沦为“决策发布会”,市民的声音也只能“沉没”且无人倾听。
罗家祥声称“推倒重来是不可能的”,信不信由大家,我反正信了。首先,如果听证会重开岂不是有损自身威信,今后的听证会还怎么开?其次,就算真的“推倒重来”,难道已经形成的涨价决议还能再降下来?这显然不太可能。按照程序,出租车调价听证会应该由行业协会提出申请,而广州出租车协会并没有提出涨价申请。反倒是广州市物价局越俎代庖,提交的所有方案都以涨为“主旋律”,其中因由令人费解。罗家祥的解释是,即使协会没有提出申请,物价局仍然会按照规定及现状建立联动机制。我们不知道这是哪门子规定,也不明白局长所谓的现状究竟指的是什么。
并非不可以涨价,但是涨价应该有理有据,将涨价的理由向公众说清道明,公众自然会接受,起码抵触情绪会弱一些。而面对政协委员韩志鹏及民众的疑问,物价局局长的答复显然令人失望。
我们往往看见听证会上的唇枪舌剑,但却无缘了解会前的暗流涌动。一方是零散的、非专业的、临时通知的,而另一方往往占据了全方位的优势,包括与权力的天然邻近性。建立阳光民主的决策机制,让利益方平等地进行博弈,听证会才有可能消退掉蛮横与霸气,迎来平等和尊重。
杨文婷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